度牒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的所发给的证明文件(度是说度之入道),相当于“护照”、“身份证”。
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都是绫素锦素钿轴(北宋用纸,南宋改用绢),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免除地税徭役。
度牒的发给与登记僧尼名籍有关,南北朝已有僧籍,度牒可能开始于唐代以前。不过它的发给究始于何年,现在还没有定论。
宋代度牒,有法定的价格,且随使用范围的扩大与日俱增,它的用途也异常宽泛,甚至可以作为货币应用。
度牒领得之后,可以免丁钱避徭役,保护资产,这是唐到北宋的一般现象。因此豪强兼并之家,公然冒法,买卖度牒,从中取利,甚至有伪造度牒的。
明代僧尼依然给牒,清代将田赋(土地税)和丁税(人头税)归并为“地丁”,以地归丁,不须报牒免役,为了限制僧尼的数量,严行发给度牒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乾、嘉时代,后来逐渐废止。
僧籍、度牒、戒谍的区别:
“僧籍”是由政府所掌管的登记僧尼名称及出家得度的簿籍,始见于东晋。
“度牒”是由政府发给的许可出家的凭证,最初只是报名登记,遇事发给临时证,其后就成为永久的凭证。至于正式的文牒大约始于唐,由祠部发给。
“戒牒”是戒期完毕,由传戒寺院发给(戒牒、同戒录)。 宋代僧尼出家时领取度牒(出家僧籍证明书),受戒时领取戒牒(受戒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都由政府颁发。传戒寺院只发一种“六念”。受戒时须呈验度牒,才能受戒。清朝前,出家为僧必须经国家登记考试录取,方可披剃出家。直至清乾隆废除考试制度,不需国家度牒,可以出家。明洪武永乐间三次下令,许僧俗受戒之人,抄白牒文随身执照,凡遇关津把隘之处,验实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