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释名 佛教宗派 佛教礼仪 佛教典藏 佛教节日 大德高僧

 

萧衍——舍道归佛皇帝僧人
【字体:

萧衍(464-579),即梁武帝,字叔达,汉族。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丹阳人)人。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堪称翘楚。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更为突出。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

萧衍先习儒,再奉道,后入佛。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二十岁以后,改奉道教,即位为帝后,仍未舍道。《隋书·经籍志》载,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犹自上章”(《经籍志·道经》,称帝后的萧衍和道士陶弘景的关系极善,每遇国家大事,常派人到茅山向陶弘景请教,以致于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

即位后的第二个年头,即天监三年(504),萧衍就颁布了《舍事道法诏》,宣布舍道归佛。

公元527年,萧衍亲自到同泰寺,做了三天住持和尚。同时下令,改年号为大通。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梁武帝公开发表《断酒肉文》,提倡素食,从此树立了中国大乘教素食的特性。事实上,“不饮酒”是五戒之一,出家人必当断酒,在家人亦当戒除。“不杀生”亦然。但食肉不同于杀生,“不见杀、不闻为我杀、不疑为我杀”是所谓“三净肉”,为戒律中所许食用。

萧衍还提出祭祀宗庙,不准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命令下达后,大臣议论纷纷,萧衍不得已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梁武帝的作为,被比喻为大乘中国阿育王、居士楷模。他乐善好施、讲经说法、流布经像、研究教义、礼遇寺僧乃至舍身入寺等给中国历代大乘信仰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台湾寺院至今时兴仪式隆重的梁皇忏;大乘教派一直依循着梁武帝的模式推进。

梁武帝以“佛性论”为基础。这是道生“阐提成佛说”理论的延续,并得到后来传入大乘涅盘经的印证。梁武帝曾发动60多位朝臣,批判范缜的神灭论,并多次亲自讲说涅盘经。梁武帝以帝王的身份,全力发扬佛性论,使它在中国的大乘发展中渐成正统。历代在中国所发展出来的宗派,特别是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天台、华严、禅宗和净土,都受到佛性论的影响。

萧衍几次入寺做和尚,精心研究佛教理论,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后期朝政昏暗。老年时更刚愎自用,滥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政绩下降。侯景之乱时,饥病交加,死于寺中。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