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释名 佛教宗派 佛教礼仪 佛教典藏 佛教节日 大德高僧

 

法顺——师徒相承同创华严
【字体:

法顺(557640),俗姓杜,一称杜顺,乃唐初名相杜如晦的族长。雍州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法顺与高徒智俨,广宣法界缘起等法义,世称华严宗初祖、二祖。

法顺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又称魏禅师),受持定业。后来在庆州、清河、骊山、三原、武功等地说教,所说直显正理,删去浮词。当时盛传他有种种神异的事迹,所以《续高僧传》把他的传记编在《感通类》,并说唐太宗仰慕他的神德,引入内禁,隆礼崇敬。《佛祖统纪》载有唐太宗和他的问答,并说唐太宗称他为“帝心”,后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称。他曾游历四方,劝人念阿弥陀佛,著有赞咏净土的《五悔文》。他的门弟子有达法师、智俨、樊玄智、动意等,其中以智俨为特出。法顺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在南郊义善寺圆寂,时年八十四岁,葬于樊川的北原华严寺

法顺的著述相传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各一卷。《法界观》的全文,又见于法藏所撰《华严发菩提心章》,因此有人疑心不是杜顺的著作,但澄观对它有注解,题作“终南山释法顺俗姓杜氏”撰,并作《华严法界玄镜》以阐明它。《五教止观》也题作“京终南山文殊化身杜顺说”,卷末还载明是“华严杜顺和上略出记”,但全文大部分见于法藏的《华严游心法界记》中,这《游心法界记》或者是根据《五教止观》所作。但是《五教止观》中,出现了好些后来玄奘所用的译语,又提到后来的佛授记寺,于是发生了是不是杜顺所说的问题,为学者所聚讼,悬而未决。法顺的著作相传还有《十门实相观》和《会诸宗别见颂》各一卷。

智俨是法顺的得意弟子,俗姓赵,天水人,十二岁时,法顺到智俨家中,请求将智俨送给自己作弟子。智俨的父亲欣然应允。智俨十四岁时从法顺出家,修学佛法。

后来,智俨参学各地,广学诸经论,又得到名僧法琳的指教。而智俨深感佛教经典宗系颇多,难以遍学,于是在佛教诸经前发誓,随手而取,得《华严经》第一卷,遂发心专学《华严经》。他承法顺所教,又听受当时讲《华严经》的智正法师讲解,并且研讨北魏慧光所造的《华严经疏》,得解妙义,二十七岁时造《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后又造《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五十要问答》、《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略疏》等著作。

后来,智俨广宣《华严》法义,名声大振,六十四岁时入寂。法顺与智俨,广宣法界缘起等法义,为以后的华严宗佛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民间关于法顺和尚的神异传说很多。

法顺有个弟子智冲,有一日拜别和尚,要往五台山礼拜文殊大士!。法顺交一密信给智冲,你见到大士,可拆此信看。

智冲到了五台山,走遍了深林幽谷,景色奇伟,一如想象,偶然间见到山上有位老翁。那老翁对智冲说,看你急急忙忙,到底为了什幺。

智冲回答,不瞒您说,我想求见文殊大士,可找来找去都没有,不知道大士在什幺地方?如果您知道,请告诉我。

老翁客气地回答,据我所知,文殊大士去长安弘法已经很久了,现在大概还没有回来,你到这里想见他,恐怕白跑一趟了。

智冲恳求说,请告诉我大士的下落,感激不尽。

老翁说,既然你一片诚心,我就直说了,你所要找的大士,就是法顺和尚。智冲一个转身,老翁就不见了,这时智冲打开密信,里面留了一首偈:

“游子漫波波,台山历土坡,文殊祇这是,何更问弥陀?”

意思是说:无知的游子漫游跋踄,在五台山历尽了千辛万苦,其实文殊就在这儿,又何必再去问弥陀?原来山上的老人乃是弥陀的化身!智冲急忙赶回长安,法顺和尚——亦即文殊大士化身,已舍报安然示寂,那是贞观十四年五月间的事。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