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生命关怀

佛教的生命关怀

 

□李海波

佛教的生命关怀是佛教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广义而言,所有的慈善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狭义而言,生命关怀的对象可以具体到病患群体和临终者群体。在这一慈善领域,佛教慈善理念的精髓尤为彰显,即在进行物质布施的过程中,贯穿着帮助对象在精神方面的提升,令所有参与慈善行为的人员都在生命实相的认知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了悟。佛教的这一传统起自佛陀时代。原始佛教将照顾生病比丘与供养佛的功德等同起来,有效地保证了对临终者的照顾:设有供养我及过去诸佛,施我之福德,瞻病而无异。(《增一阿含经》)身为僧团领袖,释迦佛曾亲自服侍病僧,并就如何养病,如何安排照顾者,照顾者应该抱有的心态等方面专门作了指示,内容涉及衣食住行、求医问药、心态调理等诸多环节,如要求病人选择而食,随时而食,亲近医药,不怀愁忧,咸起慈心向瞻病人;要求照顾者分别良医,亦不懈怠,先起后卧,恒喜言谈,少于睡眠,以法供养,不贪饮食,堪任与病人说法。这些要求后来被纳入佛教僧团所必须遵守的戒律中,以条文形式在言行、心理两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在我国唐代社会,佛教探病、养病制度得到很好的践行,如唐代佛教僧尼们所从事的主要医事活动中,悲田养病坊是佛教参与公共医疗业的一个重要事例。所谓悲田,即以救济贫穷者和贫病者为目的的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一种。悲田养病坊包括悲田院、疗病院、施药院三院,相当于今日免费住宿诊疗所、养老院、孤儿院,是一处对贫困者、孤独者、疾病者免费诊视、收容助救的设施。悲田养病坊不仅收容疗养病人,还以救济贫困、慰托孤独为第一目的。贫困的病者、孤独的老人、穷苦的流浪者、失去亲人的孤儿,都是佛教中悲田思想的救济对象。悲田养病坊就是收容这些人的场所,它是唐代寺院设置的半官半民的慈善机构。

对临终者的看护和照料,是佛教生命关怀行为体系中最为独特的一个领域,也是历史上其他文化体系相对而言比较薄弱的一环。自佛教产生至今,看护临终者并保证其安详而逝一直是佛教僧团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准则。佛教将个体生命划分为4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指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之身心;本有,指从出生至神识离体刹那之间的全过程,亦即我们的生命时段,生有的末期为濒死期,属于死亡过程的一部分;死有,指命终时刹那间的身心状态;中有,指从死后到再生的中间过渡阶段。四有说对应人的出生、濒死、死后的情状,紧密关涉人生各个重要的生命转折点。在佛教徒看来,死有时刻的一念,是个体提高生命质量甚至跳出生死苦海的关键点,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佛典中多处强调,临终一念亦称最后识,是能决定死后去向的关键因素。按照佛教说法,人临死时的意识处于从清醒向不清醒的迅速过渡,难以自主,全由业力决定,所以最后识和重大的善恶业一起决定人的未来去处。换言之,死亡那一刻蕴含着生命转化的契机。因此,对临终期的照护在佛教看来具有不同一般的效用,可以有效抓住一生中提升生命质量的最后良机。

临终关怀是在当代人文关怀思潮影响下诞生于西方的一个新名词,是一种以对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反思为理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医疗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造福了无数家庭和个人。佛教以人生为核心命题,以解脱生死为终极归宿,在临终生命关怀方面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吻合甚至超出了当前的临终关怀理念。

佛教经籍中有大量关于临终照顾的内容,最为直接并流传最广的当属唐代译出的《佛说无常经》之《临终方诀》。此经专门指导人们如何帮助临终者的具体操作,它的译出和流布令佛教的临终照顾从僧侣群体拓展到寻常百姓,成为佛教徒临终的必经程序。《临终方诀》的核心思想是帮助临终者建立或保持正念,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临终者的意念做清净的转化,帮助垂死者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借临终之际尽可能帮助将亡人实现生命的提升或彻底跳出生死轮回。经文所讲的具体操作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首先,妥善安顿病人,令临终者身安乐: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教使香汤澡浴清净,著新净衣,安详而坐,正念思惟。若病之人,自无力者,馀人扶坐。又不能坐,但令病者,右胁著地,合掌至心,面向西方。强调发挥慈悲心给病患创造清新舒适的内外环境。

其次,帮助临终者建立正念,令临终者心安乐:令彼病人,心心相续,观其相好,了了分明,使发菩提心,复为广说三界难居,三涂苦难,非所生处,唯佛菩提是真归依。以归依故,必生十方诸佛剎土,与菩萨居,为微妙乐。在佛教中,唤醒和发展菩提心,是让成佛的种子渐渐成熟,具体到临终情境,是发掘临终者内心本具的自我超越能力,帮助临终者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知死亡之旅通向何方,是构成临终者恐惧心理的主要缘由,在此时,指出诸佛剎土之妙乐对无所依赖的临终者不啻为救命稻草。所以,诸佛国土又是临终者皈依的载体形式:问病者言:汝今乐生何佛土也?病者答言:我意乐生某佛世界。时说法人当随病者心之所欲,而为宣说佛土因缘十六观等,犹如西方无量寿国,一一具说,令病者心乐生佛土。

最后,行临终助念——称佛名号。经引导临终者既心乐生佛国净土,便开始进行此环节:若临命终,看病余人,但为称佛,声声莫绝,然称佛名,随病者心称其名号,勿称余佛,恐病者心生疑惑。然彼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及菩萨众,持妙香花,来迎行者。行者见时,便生欢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如入禅定,寻即命终,心不退堕地狱傍生饿鬼之苦。乘前教法,犹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佛前。他方佛国的存在对临终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助念的声声佛号使临终者能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并不退堕三恶道,可谓是对临终者成功的宗教心理辅导。在这种情况下,临终情境的真实与否便不是讨论和注意的重点了。

称佛号助念自从在民间形成以来,佛教徒就广为采纳,信佛者多于亲友临终前,请僧诵经念佛,或临终时将其送入寺院,借寺院的人力和氛围完成往生净土,也有自发形成团社互相帮助往生助念的,至今仍多有延续,尤其是港台地区,临终助念几乎是所有佛教徒的常规死亡帮助工作。

在生命关怀领域,我国当代佛教的实践重点是建立养老院,设立临终关怀病房。这种形式的慈善服务在港台地区已经开展多年,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大陆,随着人口的日趋老龄化,佛教慈善机构的日益成熟,这一领域是当前佛教慈善团体关注的一个具有长远性的行动计划。目前已初具规模。比如,杭州灵隐寺佛教协会早在1992年便办起了主要供养老年僧人的安养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国家宗教事务局初步统计,像灵隐寺这样办养老机构的佛教寺庙,仅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就已达22个。最近,北京、四川、山西、广东等地也不断传来了佛教寺庙兴办养老院的好消息。佛教慈善组织的生命关怀践行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源:20110614 中国民族报 /佛教在线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