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的类型划分与本质特征

 

佛教艺术的类型划分与本质特征

 

来源:菩萨在线(发布者:妙梵)2014-12-19

1、佛教艺术的类型划分

佛教艺术肇始于印度,后来在与希腊、伊朗等地的文明交往中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风格的艺术样式。自佛教传入汉地,佛教艺术也随之东流,在中国与本有艺术形式、传统文化融合,继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灿若星辰、丰富多彩的佛教艺术形式。要清楚地认识佛教艺术并对其进行分析,清晰的类型划分有助于研究更加统一、整体,并提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性。传统的艺术类型划分可以大体分为美术、音乐、舞蹈等,笔者试图用另外的视角和思路,根据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划分成不同的类型组,力图使对佛教艺术的梳理更加容易、分析更加明朗、视野更加开阔。

第一,从佛教艺术的功能来讲可以分为赞颂、供养、修法、教化、生活、装饰、民俗七个类型。佛教艺术既然是为佛教而服务,不同的需求带来不同的创造,佛教艺术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即是不断满足各种需求的过程,当然其中主要包括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

赞颂是佛教的重要宗教生活之一,主要以口业称美其德,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说:发言称美,名赞叹。赞颂诸佛、菩萨及上师等巨大功德被认为是佛教徒表达信心和仰慕的途径,修行圣道的重要方式,普贤十大愿中第二大愿便是赞叹如来。赞颂类佛教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音声,即所谓音声佛事,主要类型是赞颂梵呗,一般用于做佛事时,用梵音的称为梵赞,用汉语的,称为汉赞,有唱诵、念白、歌咏等。

所谓供养即是敬献奉养佛、法、僧三宝,笔者认为供养艺术可以分为供养对象艺术和供养用具艺术。供养对象艺术主要是佛、菩萨、祖师、罗汉、护法等的形象,《大集经》云:            

商主天子问。佛在世日供养。世尊是受者。而施者获福。世尊灭后。供养形像。谁是受者。佛言。诸佛如来法身也。若在世若灭度。所有供养。其福无异。[②]

所以供养形象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以有人称佛教为像教,可以说佛教艺术中最主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内容不外乎此类艺术,这些供养对象可以表现为绘画、雕塑、工艺等。其次是供养用具艺术,《法华经文句》卷二说:施其依报名供养,意思是布施各种身外之器物奉献三宝,主要有香、花、灯、果、缨珞、幢幡等。这些供具多为精美工艺品,其炉火纯青的制作技巧,别具匠心的巧妙设计,或拙雅朴素,或美轮美奂,这些供具在承担宗教功能的同时,大都具有艺术价值。进而又有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音乐和舞蹈的供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法华经·方便品》云: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寺院绘画、雕塑乃至建筑也有很多是为供养佛陀或寺院而捐赠的,如宋·苏轼《答宝月禅师书》中所言:轼有吴道子绢画释迦佛一轴,虽破烂,妙迹如生,欲送院中供养。在古代信徒舍宅为寺,供养田舍,这些建筑也应该归为供养所用,当然供养之后便是宗教生活场所。

修法在这里是指狭义概念的修行(仅限于具体修持仪轨或方法,因为广义修行也包括上述的赞叹、供养、生活等),或者说修持宗教仪轨、实践修养方法,例如密教之祈祷法。与修法相关联的一系列艺术,主要是指法器、用于观想的圣像、曼荼罗、坛城、水陆画等,法器不同于供具,法器并不作为供养,而是作为协助修法的用具,比如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金刚橛、法螺、护摩器具等,这些器具最常见于密教修法中,其大多制作精美,材料珍贵,工艺考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艺术形象的逼真、比例、造型、颜色等,直接影响修法的效果。而曼荼罗则是佛教中以艺术形象为方便,将佛教抽象思维、修行方法、诸佛法身物化为具体形象的典型例子,《大日经疏》卷三曰:

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曼荼罗也。[④]

坛城与曼荼罗多以绘画表示,也有部分使用雕塑、建筑。另外修法艺术还有持念、唱诵、手印、舞蹈等,这些内容多为动态艺术,持念和唱诵的内容多为佛号、咒语、仪轨和经文。佛教手印种类纷繁、不胜枚举,造型多变、含义深广,是十分独特地艺术形象,也有很多艺术形象的创造借用或受其影响。佛教艺术多以静怡肃穆为主,但也不乏灵动活泼的内容,佛教舞蹈在传统佛教艺术中内容较少,但有事也是作为一种修行方法而被推崇,在现代佛教艺术中,佛教舞蹈极度发展,吸收世俗舞蹈的大量内容,创造了大量的佛教舞蹈,但其中用以修法的微乎其微,多用以弘传佛教教义,或供养、赞叹、演绎故事等。

教化是宗教的基本社会功能之一,这里的教化有道德伦理教育和佛教弘扬宣化两个方面。佛教十分重视道德的提升,善心的培养和善行的积累,佛教在俗谛层面对善恶、美丑有着明显的态度和详实的描述,不断地要求增长善,消匿恶或转化恶,并认为人的生命是天生带有习气烦恼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才能完善生命,所以善的教化在佛教艺术中很普遍,对世俗的道德伦理教育有一定作用。佛教的对外宣传也多从善恶因果的角度出发,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佛教教义汗牛充顿,佛教智慧深奥晦涩,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未免有所隔阂,或总是不得其门而入,使佛教内涵外化为简单、易懂、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绘画、音乐、雕塑,是佛教成功的创造之一,各种地狱变相图、因果报应歌曲为佛教传播和教化民众做出了巨大贡献。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艺术,因为部分艺术品在具有审美功能的同时具有实用功能,宗教生活中也到处洋溢着艺术气息,尤其是佛教在中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较好地继承和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艺术精华,或者至少可以在寺院生活中发现很多已经逐渐消逝的传统艺术的遗迹、影子,寺院大殿,僧人居住的寮房几乎都是古代建筑样式,僧人穿的海青、大褂都是汉代和明朝的遗留风格,这些古代时期日常生活用品流传至今早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审美。佛教生活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世界文明交往的的典范,印度风格的窣堵坡和中国风格的楼阁式等多种佛塔相互辉映,僧人的法服袈裟,也是有印度服饰演变而成且有别于他国的一种独特样式,如是种种生活中的文化遗迹、艺术保留,都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装饰性有别于实用性,它一般只作为一种供观赏的艺术品出现,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被民众接受,包括其教义、感情、习俗等等,这些佛教内容在世间有时也会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世俗生活中,而且有时会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很多以佛教思想为依据或以佛教题材为内容的艺术创作,在佛教传播和佛教世俗化的历史中渐渐淡化了宗教色彩,多了观赏性和文化性,比如不作为修法或观照使用的佛教书法、佛教故事绘画、佛教人物雕像、佛教风格工艺品等。这些装饰性的佛教艺术符合更广泛人群的爱好,是佛教的思想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这就给佛教提供了扩展信徒的可能性,这也符合佛教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情怀。

民俗中也常常会发现佛教艺术的影子,如前所述,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必然会带来世俗化,佛教在修行和传播中也非常重视恒顺众生应机说教,而且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一些底层的百姓并不一定都能很准确地理解佛教教义,所以会出现他们用自己既定思维和固有习惯自己解释、利用、改造佛教的现象,人们对佛教的感情、对佛菩萨的崇奉也会被他们附加在原有的生活习惯中,这样就形成了一部分民俗中的佛教艺术。不难理解,民俗佛教艺术同样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必然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有一些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后,人们为我所用,在民间有一些丧葬礼仪中会出现很多以佛教度亡思想为内容,结合民间曲调而出现的曲子,或者受佛教思想影响而发明的一些礼仪、文辞、物品等。这些都已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是佛教艺术,也是民俗文化。

第二,从佛教艺术的存在形态来讲可以分为:动态的、静态的,有形的、无形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并非佛教的最主要内容,但却十分有特色,而且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也被不断地改造、创新,这类艺术主要有佛教舞蹈、佛教影视、佛教唱诵、佛教法事等。静态艺术与之相对应,在传统佛教艺术中占绝对地位,也是保留最多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等等,静态佛教艺术因易于保存而留存最多,在所有的佛教艺术中此类艺术任占有据对数量和优势,但是随着科技的的发展,也显示出了静态艺术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造,比如传统佛、菩萨、本尊的像只能用平面或立体的绘画和雕塑来表达,而一些修法中需要观想大量动态的一系列图形变换,这样就给部分抽象思维不发达的信众带来很大的障碍,影视传媒却基本可以完全地展示整个复杂、多变、多层次的观想过程,这可以说是现代佛教艺术的最大成功之一。有形的佛教艺术很好理解,即是可以用各种表现方式,以物态使其存在的艺术,但佛教艺术中有一部分是无形地存在的,常见的有以佛教音乐为代表,但还有一部分无形的佛教艺术存在于佛教徒的意识世界,那就是用以观想的一系列复杂多变的图式变换、种子字形象,这些仪轨在佛经当中尤其密教典籍中有详细的描述,内容之广泛、变换之复杂、色彩之丰富、形象之多变、时空之宽广都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部分艺术常常被人忽略其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价值,至今这类艺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运用高科技手段被逼真地用动态影视表现出来。

第三,从佛教艺术的存在范围来讲可以分为:宗教独有、圣俗兼用、世俗独有三个类型。佛教艺术创造者的广泛性和创造内容的多样性,以及佛教具有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佛教艺术绝对不是宗教专有的一种资源,它必然与世俗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佛教艺术根据其主要存在的范围可以再次进行分类。首先佛教艺术作为佛教的附属品,其最大市场肯定是宗教,而且有一部分艺术只在宗教意义上有价值,或者绝对不允许对过多地赋予世俗意义或传出一定区域。但是更多的艺术形式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世俗社会共有,佛教为了宣扬佛教教理,扩大佛教影响,巩固佛教发展会主动地向社会输入大量佛教艺术品,而在家佛教徒或对佛教感兴趣的民众也会有意在世俗生活中创造佛教艺术为他们所用或表达他们的宗教感情,也有一部分艺术家为满足佛教徒的需要创造能为大众所接受的佛教艺术,这一类有着巨大数量的佛教艺术可以称为是圣俗兼用的艺术形式。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无法掌控或意外的不自觉情况,佛教艺术在世俗生活中不断扩大和深入,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装饰和民俗的佛教艺术,这部分艺术大多只存在于世俗生活,满足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宗教需要,尤其是宗教感情以民俗方式来表达,这些艺术的服务对象或服务目的早已不是以宗教修行为主,完全是世俗生活的需要而已。

 

2、佛教艺术的本质特征

佛教艺术既是佛教的附属品,又是艺术的特殊形式,但佛教艺术又迥异于其他世俗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佛教其他内容,所以佛教艺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必然是佛教艺术的本质决定的。佛教艺术的本质特征本文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统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脱离于生活,艺术根据与生活的距离来评判所谓的,而一般认为高雅的艺术只是距离世俗生活、普通世界较远而已,但它绝对是世俗的一部分,佛教艺术也是如此,宗教是关于超人间力量和超人间境界的崇拜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超人间,所以佛教带有强烈的神圣性。佛教虽然崇拜超人间力量、追求超人间境界,但它也承认佛法不离世间法,甚至直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佛教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直视世俗生活、针对凡夫人间的,尤其佛教与艺术相结合,这类世俗性、人间性佛教得到张扬。即使是超人间的力量和超人间的境界佛教也常常采用世俗的手段来表达,使人易于接受和理解,比如把极乐世界、华藏世界、灵山法会、地狱天堂物化为变相图,把方便与智慧物化成金刚铃杵等,这种用艺术形态表达佛教思想的例子比比皆是,正是这样的方便手段,使难以言表的佛教教义世俗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品,而艺术因为被赋予高尚的超人间力量而极度提升了其神圣性,同样是一块木头,雕塑成佛像则被万人膜拜,如果被做成门坎,则被千人践踏,这就是因为木头的佛像被赋予超人间力量,使纯世俗的木头有了神圣意义。同样,缘起性空、权实不二,这些高深的佛教哲学往往只存在于部分大德意识中,或被束之高阁,但具足智慧与方便、折服与摄受的曼荼罗、坛城、法器、佛像却被亿万民众接受,活生生地存在于信徒的心中,这就是因为超人间的神圣性被表达成为世俗的艺术。

第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佛教思想、佛教教义、佛教哲学总的来说是抽象的,宗教是超理性的,是在绝对层面解决问题的,所以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思维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属于理性认识阶段,而以文字、语言为主的抽象思维表述方法,在表达佛教时难免会有蹩脚之处,诚如《周易·系辞》所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像以尽意,言语、书文字确实有无可奈何地缺陷和表达思想的天然障碍,佛教也充分认识到文字的作用和障碍,佛教在肯定教言作用的同时一再强调文字带来的障碍,称其为文字障,禅宗更是视其为猛虎恶兽。而艺术家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思维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在对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主观认识和情感辨别、审美判断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特别敏感,他们善于联想和创造。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不是以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行思维,在佛教艺术中明显地可以感受到从形象到概念,从概念到形象是畅通无阻、互为表里的,比如从复杂的曼荼罗里可以理性分析佛教诸多名词概念、修行理念,进而深入推理、升华,而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的佛教义理可以圆融无碍地被巧妙蕴藏于曼荼罗之中。

第三、感官审美与精神体验的统一:佛教用眼、耳、鼻、舌、身、意来概括人们认识和感受世界的所有途径,此处所谓感官审美就是指用眼、耳、鼻、舌、身等身体系统来觉知美,不仅限于视觉艺术,艺术使用形象表达自身,艺术品首先给人的是一种感官享受,当然我们不否定艺术品带来的精神享受,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精神享受完全是因为前五种感官的冲动带动起来的。而佛教主张生命的改造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佛教用五蕴(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解释世界,只有五分之一的内容是用眼、耳、鼻、舌、身能触及到的,更多的或者更本质的内容是精神性的生命和世界,佛教也是这样来知道修行的,佛教把一切形象定性为虚妄不实,《金刚经》云:凡是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佛教行为更多时候是精神世界的运动。甚至精神世界里的形象也被再次打破、消灭,这样的打破主义很容易走上虚无,所以佛教往往在破的同时会立,佛教艺术恰恰符合这一理念,含道映物。

第四、感性与理性、超理性的统一: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认知,感性一词与性情一词相似,常常来形容不加修饰、自然流露的感情、感受,所以这种流露的善、恶、美、丑、益、害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感觉,不受理性、道德、法律等任何价值判断的约束,当然感性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存在完全的感性状态,所有人在现实中的然是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只是偏差不一。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往往是敏感、细腻的,他们的感情世界极其丰富,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一般人认为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而艺术家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感情的,一般人认为荷叶上的水滴只是接触荷叶的空气在温度达到露点时多余水汽的凝结,而艺术家也许会觉得荷花是在向他哭诉委屈,所以他也会哭,八大山人画中的鸟单腿独立,白眼对青天,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这也许是因为艺术家对理性的重视大大弱于对感性的青睐。佛教强调本性自天真,但对感性的态度很明确,佛教称之为习性,佛陀的四依法中就指出依智不依识,佛教是降服感情,崇尚智慧的,智慧虽不同于理性或简单的理智,但在俗谛意义上二者有相似之处,佛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是理性的宗教。佛教的超理性很好理解,大凡宗教总是有理性无法解释的神圣性存在,这也是宗教的本质超人间性的体现,人们很难用理智去思考极乐世界为什么会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也无法想象一个毛孔中就有三千大千世界,更无法思议世界万象只是心的幻象,但佛教却真实地这样思维。佛教艺术具有强烈的神圣性、神秘感和各种不可思议的超理性,同时他也体现了佛教对世界、对生命、对人类的理性思考和理性概念,而佛教艺术作为艺术本身散发去的美感自然离不开艺术家的感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五、保守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佛教艺术有很大的保守性,而且时至今日也是如此,它在较好保存传统文化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形式单一、缺乏交流等问题,究其原因大概如下,第一,佛教艺术主要是为佛教而服务的,它必须符合佛教教义,符合佛教道德伦理观念,也有义务树立佛教的良好形象;第二,尤其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既要处理好与政治的关系也要完成于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同时要顾及中国人的接受能力和感情趋向,所以佛教艺术被多重压力和各种因素所限制;第三,佛教活动范围有限,佛教艺术存在区域单一等。但相比其他有些宗教艺术或传统文化,佛教艺术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这是由佛教教义的开放性和佛教世俗化等原因造成的,佛教认为佛法不离世间法,尤其大乘佛教热衷于普度众生,所以佛教艺术有时候会为了传播方便而打破束缚,佛教艺术不断发展传播,参与创造的人也十分广泛,所以这也给佛教艺术添加了很多生命力,使其历久弥新。

其实矛盾的统一,二而不二的辩证本来就是佛教思想的精华之一,佛教艺术这一方便法门很好地体现和印证了之一深刻道理。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