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真正的大君子一定亲近佛教

 

余秋雨:真正的大君子一定亲近佛教

 

 

 

菩萨在线佛讯 201536日,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风靡华人世界、抚慰无数灵魂的知名人文学者余秋雨,在高雄佛光山如来殿举办第三场系列讲座慈悲智慧·行君子之道。他直言,佛教的空性主张,大大减轻君子肩上的沉重包袱;佛法的慈悲为怀,让君子之道获得升华;佛法东传,不仅挖深、加宽儒家君子的内涵,更有助于深化精神养分,延续中华文化命脉。

文化名流到场聆听 夫人马兰现场献声

余秋雨延续《文化苦旅》时期对中国文化人格的苦苦探寻与标举,近日归结出中华文化的集体人格,即是君子之道,而完成《君子之道》新作。继新北、台中两场谈论良善社会文明美学和君子的关系后,余秋雨在高雄长畅谈佛法和君子的相互辉映,可谓系列讲座的压轴,也是他走遍世界古文明现场后的终极结论。精辟的论点,吸引近2千听众,连走道也坐满人,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南华大学校长林聪明,以及高雄地区的各级学校校长都到场聆听。

余秋雨的夫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不仅在会场现身,更献声清唱余秋雨作词的寻找,听众随着跋涉万里,风尘仆仆,只为寻找那菩提树唱词,恍如尾随作家的脚步,来到佛陀悟道的菩提伽耶,寻索宇宙最高真理。余秋雨紧接着说,数年前走遍古文明发祥地,只见灾难遍地的残破废墟;后来发现,拯救文明的答案,数千年前佛陀已在菩提树下对弟子叮咛过,那就是免除争斗、仇恨、愤怒。

君子人格华人灵魂原乡

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能逃过消亡命运的关键,在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君子之道思维。他借用荣格文化集体人格理论,说明集体人格来自集体潜意识,是族群灵魂的原乡,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即是对君子的崇仰与追求。

 只要是华人,若被称为君子就感到高兴。余秋雨戏称,做个君子,不做小人已成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有效遗嘱,可见孔子对君子的论述对华人影响深远,已内化为华人文化集体人格。

温文尔雅体现君子人格

至于君子之道的核心条件,余秋雨归纳为:成人之美,促成他人好事的美德;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的人际关系;提倡中庸,拒绝一切极端主义;温文尔雅,以光、热、亲切感染人的风范。

余秋雨特别强调,走极端者往往喊出让人痛快的口号,却会坏事,有如走在悬崖峭壁的英雄,只为满足表演欲,除了自己危险,更会让追随者也置身险境,只有走中道,才能走出一条可行的路,也是自保且救人的最高道德。

佛教思维克服君子弱点

如果君子之道已在华夏扎根,佛教何以能在中国立足?甚至成为民间社会主要信仰?余秋雨坦言,源自印度的佛教,有超越诸子百家的思维,足以补强君子之道的先天缺陷,引领君子走出困境。

把生老病死的人生当严肃课题认真研究、表述方式简洁痛快明白、让人感受真实存在的戒律、纪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余秋雨认为,这些佛教的思维方式,可帮助君子之道克服弱点,两者结合为精神洪流,让中国人在乱世中懂佛理、也落实君子之道。

空性慈悲生命清朗自在

佛教帮了我大忙。余秋雨感性地说,多年读《心经》,缘起性空让他涵养出不避、不入、不应的处事态度,平安走过灾难纷扰。他认为,当君子若不彻底,很容易陷于太在乎自己的我执痛苦,这时,是唯一解药,有了的自觉,生命会重获清朗自在,慈悲也油然而生,愿意引导更多人去到美好的彼岸。

余秋雨表示,为他播下善种子的,是不识字的祖母。祖母因为常到寺庙诵经,无形中建构「行善积德」的中心思想。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祖母有个行事准则,自家孩子可饮生水,却坚持提供开水让难民孩子喝,因为自家人拉肚子有郎中治,难民孩子则没钱找郎中。中国民间社会有许多像祖母这样源自佛教信仰的美好善行,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中,君子之道的文明方得以延续。

儒释辉映创造大唐气象

只有君子之道,文明无法显现大气象。余秋雨大力推荐听众重读北魏孝文帝的历史,他是鲜卑人,是佛教徒,也是君子之道的践行者,一手打造融合希腊、巴比伦、波斯、印度文化的云冈石窟,广纳世界文明的气魄,为大唐气象奏出序曲。

综观历史,真正的大君子,一定亲近佛教;真正的佛学大师,对君子人格也不陌生。和星云大师相交多年的余秋雨表示,在大师身上可看见两者的高度结合,大师早已超越一般意义的佛学大师,更具备传统儒家的君子之风

余秋雨以一个提倡君子之道的人拜见大君子形容这场演讲,是此趟台湾系列演讲圆满的终站。

来源:2015-03-09 佛光山  /菩萨在线转载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