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前的佛教

世界面前的佛教

 

□ 朱兴祖

中国佛教自公元四世纪中东传朝鲜,公元六世纪初东传日本,先后同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有着频繁的交往。到了近代,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佛教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进入20世纪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佛教界,发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革命转换。无论在僧界,还是在俗界,都有人倡导佛教的改革。但中国佛教改革的历史任务并未完成。

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旧中国恹恹一息的佛教一度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在修复寺庙、保护名胜古迹,整顿僧伽制度,发展佛教文化事业,培训僧伽人材等各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经过十年浩劫,佛教也蒙受巨大损失。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政府重申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新宪法中规定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具体条文,保障信徒的正常宗教活动。就佛教来说,短短数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远远超过文革前的十几年。重点寺庙的恢复,佛教院校和各种培训班的开办,名胜古迹的整修保护,佛事和各种节日活动的开放,出家僧团的后继人的大规模培训,佛教经籍印刷发行业务的恢复等等,所有这些说明在恢复和发扬优良传统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今天,我们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迅猛发展的经济的确是亚洲的乃至世界的奇迹。但,以人间佛教为旗帜的佛教革新运动任重而道远。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中国人逐步走向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佛教只有发挥传统的优秀成分,关心社会、关心众生,只有在积极适应社会主义这一现实社会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宗教超越性与神圣性特点,才能不断革新,不断进步,以正法引导群生。

中国佛教有着深厚的自我改革的传统与机制,能够从内部不断实现自身改革。为了完成新世纪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中国佛教。

一是时代性。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也趋向个体化、自由化、多元化、复杂化。在这种空前的时代变化面前,中国佛教应注意把握大众心理,顺应众生根机,采取善巧的利生方法来接引大众:如将现代资讯技术、设施与传统宗教法会相结合,将出世间的佛教思想与入世间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僧众住持佛教与信众护持佛教相结合等。总之,既要顺应时代发展,又要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以保持佛教的纯洁与良性发展。

二是地域性。中国佛教继承了印度佛教的根本精神,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习俗,历史上形成了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禅、净、律、密等八大宗派。在中国,汉、藏、巴利三大语系佛教齐全,大乘与上座部、密宗与显教兼具,还占据着由中、日、韩、越南、蒙古等诸多国家所组成的北传佛教体系的中心地位,并且拥有着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组成的广大信仰群体等,因而中国被公认为是佛教的第二故乡。这些都是中国历代高僧大德立足于华夏大地奠定的,是中国佛教的特殊优势,我们必须备加珍惜,善加爱护,发扬光大。

三是超越性。西方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佛教是最高的宗教,的确如此!佛教教理,博大精深,经得起传统文化、现代科学的种种推敲;佛教修行方法众多,为众多修身养性的人们所推崇;佛教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宇宙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论,普度众生,自觉觉他的人生观,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济世思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念,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以及佛教对文学、语言、艺术、伦理学、心理学、哲学、医学,乃至科学等的深远影响,这些都是佛教给予人类的一笔巨大财富。它们都在显示着佛教的独特性、超越性。

再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佛教的健康发展固然要结合时代,但在联通世出世法共同性的基础上,我们尤其要注意保持佛教的独特性、不共法,也就是必须维护有戒律、有愿心、有智慧、有修证的僧宝主体性,它是佛教得以存在、发展的根本。从人间示现的角度上说,释迦佛已经入灭,佛陀的出家弟子担负着续佛慧命、住持佛教的重任。他们一身涵盖着佛法僧三宝的殊胜妙用,并且聚集着出世法的清净胜行。佛陀曾经说过,只要有四个持戒的比丘存在,世间的佛法就不会消灭。因此说,僧宝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也象征着佛教的超越性。要知道,只有保持佛教的超越性,才能整体显现佛法的无上妙用。

我们在把握中国佛教三大特点的基础上,再来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这一历史性的世纪课题。正如朴老所指出的那样,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但从中国佛教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认为,在上述五大建设中,组织建设更重要!因为它是汇合各种人才、聚集大众智慧的基础!只有组织健全才能保证人才不内耗、不外流!只有团队精神、组织力量才是消除个人主义、散漫作风的根本!当今的中国佛教并不是没有弘法利生的可用人才,当前的中国佛教最需要有组织的集体合作,最需要凝聚四众弟子的共同力量,通过组织运作,来完善教制,培养人才,树立道风,确立信仰。

因此,依个人浅见,面对新世纪,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培养佛教精英来带动广大信众,打造精品团体来转化全国佛教。所以我设想中国佛教在百年之内的主体性组织建设不外乎以下四个总体目标,而这四个总体目标的实现,将是发挥佛教巨大作用的有力保证。

第一、办好佛教协会,形成督导机制。只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才能解决目前的不良现象。以中国佛教协会为龙头,各级地方佛教协会为基础,各个寺院为单位,全面开展内修外化工作。组织建设是保证,各级佛教协会如果不能发挥协调人事、监督风纪、领导寺院的统率作用,那么佛教的新世纪也许会空过。

第二、办好佛教院校,形成教研规模。高、中级佛教院校是造就弘法人才、深入佛法研究、引导思想趋向的地方。近二三百年来,日、韩、泰、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四众弟子教育富有成果,欧美国家的佛教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些国家都有非常权威的佛教大学或佛学研究机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办好几所规模大、实力强、有特色、有专长的佛教院校,从而解决佛教院校私塾化、四众弟子素质低的瓶颈问题。

第三、扶持修行道场,体现佛法受用。佛法贵在行持,与道相应自能身安道隆。若不能内证佛法受用,空口说教,就不能延续佛法慧命,体现佛教精神。目前国内有一些代表性的禅、净、律、密修行道场,如果集中全国佛教的集体力量去加以帮助、扶持,那么他们即能作为四众弟子修持佛法的模范道场。一方面可以弥补修行道场力量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信众心中树立修行佛法的圣地形象。

第四、建立弘法基地,普及佛教信仰。毋庸讳言,大陆佛教亟需普及社会大众的佛法教育,消除他们在宗教方面的误解偏见,树立佛教的正面形象。因此有必要以名山大寺为基础,建立普及佛法教育的基地,借助现代资讯设施和旅游特色,来扩大佛教影响,提高宗教品位。

关于人类社会的新世纪,各界权威人士都有不同的观点和宣言。有人说,新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快速提升,华夏儿女的巨大影响遍及世界各地;有人说,新世纪是宗教的世纪,因为他们认为未来的世界虽然科学发达、物质丰富,但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当中,将会发生道德危机、伦理危机、乃至信仰危机,因此这就需要宗教的力量来予以消弭、化解;还有人说,新世纪是人间佛教的世纪,由于世界佛教徒的觉醒,佛教依照传统的根本教理,化作适应新世纪的现代模式,从而将担负起启迪智慧、净化社会的神圣职责,发挥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巨大作用。我们应当以中国佛教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团结广大信众的力量,共同奋发努力,使教运与国运共盛,为世界佛教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中国佛教的现状是十分振奋人心的,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国佛教界和佛学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工作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中国佛教是在中国土地上孕育成长的,它将满怀信心迈向未来,迈向人间佛教的理想境界,一个全人类和平幸福、共同繁荣、昌盛的华藏庄严世界。

来源:佛教书籍网  2016-04-30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