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道教

 

                    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以老庄思想为中心,加上神仙信仰、通俗的民间信仰,复受儒家与佛教影响而形成的宗教。道教的一大特征就是重,而《道德经》所谓反璞归真,则是道教品德修养的基本原则。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等观念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在神仙信仰的前提下,对民间各种神灵精怪信仰也收罗而后改造之,所以古人说道教杂而多端

兹就道教的起源与发展、佛道之争、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佛教与道教的比较,概述于下: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始自东汉的张陵,至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乃集大成。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然不可否认者,其对儒家、佛教的义理又多所吸收。至北魏寇谦之,完成道教丰富而组织化的教理体系,信徒也扩展到上阶层。经隋、唐、宋三代,佛、道、儒三教之间互有离合;其间,道教在理论、实际两方面皆得均衡发展。有宋一代,道教与佛教给予儒家哲学有极大的影响。

关于道教的发展,最早是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及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复融合阴阳五行、谶纬、咒术等,成立道教思想系统,并导入佛教思想而发展之。东汉顺帝(西元一二五——一四四年在位)时,张陵倡导五斗米道,尊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至此,道教已经逐渐形成。

汉灵帝(西元一六七——一八九年在位)时,张角的太平道为早期道教另一重要派别,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徒众,并以符水为人治病,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等八州,与张衡、张鲁的五斗米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基础。

其后有《老子化胡经》出现,鼓吹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佛为道教弟子的老子化胡说。到了东晋建武元年(西元三一七年),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将道教的思想内容体系化,成为道教的基本典籍。东晋末年,孙恩、卢循等人也曾利用五斗米道组织农民起义。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年间(西元四四○——四五),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魏太武帝(西元四二四——四五一年在位)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参考佛教的仪礼而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确立道教的国教化,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未久,南朝宋的庐山道士陆修静与梁的陶弘景等人整理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的理论与组织形式因之愈臻完备,称为南天师道

至唐代,道教的发展愈加隆盛。陶弘景的法孙王远知融和南北天师道,成为唐代道教兴盛的重要基础。唐代的历代君主,广建老子庙、道观,并于科举考试中加入《道德经》一科。贞观十一年(西元六三七年),太宗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此种道先佛后的政策于是成为唐代一贯的方针。唐高宗(西元六四九——六八三年在位)以老子为唐代王室的祖先,并封以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号,令诸州各建道观一所。玄宗(西元七一二——七五六年在位)之时,更进一步令士庶每家皆藏《老子》一本,推崇玄学,并以《老子》、《庄子》、《列子》等诸典籍为真经。唐末五代,杜光庭致力于整理道教典籍,集道教仪礼的大成。吕洞宾以慈悲度世为成道途径,又以断除贪、瞋、痴取代对剑术的研习,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影响颇大。宋真宗(西元九九七——二二年在位)时,敕令王钦若、张君房等人编辑道藏,其中以《云笈七签》一二二卷为代表作,此外也大建道观。宋徽宗(西元一一○○——一一二五年在位)曾自命教主道君皇帝,诏令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板,刊行全藏,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等科之博士,一时道教大盛。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至元代归并于以符籙为主的正一派中。金代大定七年(西元一一六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教,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创立太一道,均行于河北,然历时不久,唯有全真教仍盛极一时。在当时,全真教与天师道同为道教的二大主流。王重阳极力调和释、道、儒三教的说法,去除咒术、迷信的要素,强调佛教(尤以禅宗)的教理与出家主义。他的七大弟子称为七真人,其中以丘处机尤见重于元太祖(西元一二——一二二八年在位)。元世祖(西元一二六○——一二九四年在位)时,由《老子化胡经》而引起一场激烈的佛道论争,道教失败,于是在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诏令禁断道教。由是,道教发展大受打击,教团势力也逐渐衰微。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至清代则渐次式微。在早期,道教势力兴盛时,教团组织每与国家权力相互结合,因此形成特殊阶层及专事修道者的宗教;及至道教逐渐衰微时,则转而注重民众的宗教欲求,处处以民众生活与日常伦理为基础,于是有民众道教之称,同时大量的善书与宝卷等也应运而出,这就是所谓民众道教的经典。

道教主张人类的根本希望在于获得现世的幸运、幸福、长寿、繁荣,为达此一理想,乃积极劝人为善,举行除灾招福、祈祷咒术等的仪式,所以道教信仰特含通俗色彩。由是,不仅其顺应性、适应性的幅度扩展,就是信徒阶级也因此而增广。道教的派别虽多,然一般而言,其基本信仰与教义仍在,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并谓宇宙、阴阳、万物皆由化生。所崇拜的最高神是由人格化之三清尊神,其中道德天尊即老子。然宋代以后的民众道教则或为自然星宿的神格化,或为历史人物的神格化,如文昌帝君(学问之神)、吕祖(吕洞宾的神格化)、关圣帝君(关羽的神格化)、北斗神君(北斗七星的神格化)、玄天上帝(北极星的神格化)等。又道教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服用仙药)、导引(一种柔软体操)、胎息(又称服气、行气,系将宇宙的元气吸入体内,以期不老不死的呼吸法)、符籙(符咒等的秘文)、房中(采阴补阳之法)、辟谷(避食由不纯之气所长成的谷类)、内丹、外丹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

佛道之争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惟道家对于佛教的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于是与之发生冲突,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而未衰。

佛道之争最早见于东汉,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批难神仙说的诈妄;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间也有佛道之争,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经》,为后世论争重要材料;然争论的白热化则在南北朝以后,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开创新天师道,并使之国教化,确立道教的宗教教团;南朝宋的陆修静、梁的陶弘景对教学整备及道教经典整理予以体系化,对社会的影响也相对增加,而足以与佛教相抗衡,他们论争焦点是以夷夏论为中心,争论舍华夏固有宗教而信奉佛教的是非;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西元四六七年),道士顾欢着《夷夏论》,引致明僧绍着《正二教论》、慧通着《驳顾道士夷夏论》以辟之,又有张融着《门律》,主张道佛一致,而以道教为本,佛教为迹,提倡本迹说,然就二者优劣而言,主张道教居优位。

在北朝,孝明帝正光元年(西元五二),宫中也有佛道二教的论争,即清道观的道士姜斌与融觉寺的沙门昙无最,以老子与佛陀二人的出世先后为对论主题,论争结果,姜斌被论破,流放到马邑。其前,甄鸾的《笑道论》与道安的《二教论》二书为当时有关佛道优劣论争的重要论着,此二书都是以强烈的论点大力论难道教的低劣。然于北朝,佛道的抗争不仅为双方的论争而已,更加上当权者的政策压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中,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的摧残佛教。

三武灭佛是指:北魏太武帝得道士寇谦之清静仙化之道,及司徒崔浩之怂恿,下诏诸州,坑沙门,毁诸佛像。北周武帝欲以符命曜于天下,听信道士张宾与元嵩之言,决心灭佛。唐武宗宠信道士赵归真,拆佛寺四千六百余所,迫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还俗,收充两税户。为历史上佛教徒的大浩劫。

隋代统一南北,唐祚代兴,以老子与唐室皆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礼遇,太宗更明诏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后的席次,成为唐朝一贯方针,道教乃得蓬勃发展。武德四年(西元六二一年),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条,济法寺法琳撰《破邪论》论道教的虚妄,道教方面李仲卿着《十异九迷论》、刘进喜着《显正论》,批论佛教,激烈争论佛道席次的先后问题。八年,定道、儒、佛的顺位。

唐太宗在位期间,道士凌越僧侣之上,智实法师向皇帝上奏,极力申论佞道排佛的不当。皇帝命令宰相岑文本下谕谴责,智实和尚竟抗执不受诏令,皇帝大为震怒,当廷用杖责打了智实法师,并令他换上百姓衣服,流放岭南。有人讥笑智实法师自不量力,不懂进退之道,智实法师慨然叹说:吾固知势不可为,所以争者,欲后世知大唐有僧耳!智实法师要后世的人知道,即使在佛教蒙难的时代,大唐朝还是有僧格在。高宗显庆三年(西元六五八年)三次召集僧道于内殿论议;五年,僧静泰与道士李荣又就《老子化胡经》引发论争;至龙朔二、三年(西元六六二——六六三年),论争犹未止。此等佛道论争的结果,道教方面摄取佛教经典的教理,制作种种经典来对抗佛教。宋代道教活跃,王重阳创全真教;元时,其第五代教主邱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占有佛寺,破坏佛像,并将《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及《老子八十一化图》,刻板刊行,少林寺福裕斥其伪妄,宪宗五年(西元一二五五年)令二人对论,志常败论,帝遂勒令烧毁《道德经》以外的《老子化胡经》、《老子八十一化图》等一切伪经;以后二教之争依旧相续不绝;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下诏弹压全真教,魏晋以来的佛道之争于是平息。

佛教对道教的影响

早期道教的思想体系是三一为宗,即天、地、人三者合一以致太平精、气、神三者混一而成神仙,从这里演变出长生不老、肉体飞升、气化三清等观念,其所追求的目标是长生不死养生成神。道教本来也有善恶报应天道承负的教义,后来部分道士逐渐吸取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来充实和调整道教的理论,唐代道士吴筠在《玄纲论.长生可贵》第三十中说:夫人所以死者,形也。其不亡者,性也。圣人所以不尚形骸者,乃神之宅,性之具也。其所贵者,神性耳。若以死为惧,形骸为真,是修身之道,非修真之妙矣。他认为人的形体是会死亡的,应当重视神性的修炼。后来全真道更重视心性的修养,认为色相世界是虚幻的,若不能认识到这点,而执着外物为实相,必将为其所累,不得解脱。在道藏里有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则是仿照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见佛教的佛性论与禅宗明心见性说,对道教的道性论与修心炼性说有很深的影响。

道教的戒律包括道诫斋戒两种,学道不受戒则登仙无缘,其种类很多,有三戒:皈身戒、皈神戒、皈命戒。五戒:不得杀生,不得茹荤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邪淫。八戒:不得杀生以自活,不得淫欲以为悦,不得盗他物以自供给,不得妄语以为能,不得醉酒以恣意,不杂卧高广大床,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伎。另外,还有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大体上也都是仿照佛教戒律而立。

道教对于天界及地狱的论述,在佛教宇宙观的影响下,更丰富了其内容,在《云笈七签》里就有四梵三界三十二天之说,即: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三界之上有四梵天。又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据说是上天派遣群仙统治的地方。佛教对天界的看法则有三界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修行十善及布施、持戒、禅定等三福行,则可生于天界。

东岳泰山峻极于天,在战国时代,人们便以泰山为人天沟通的地方,所以每当君王平定天下以后,就要到泰山去向天报平安,即封泰山,又要祭地之功,即禅梁父”(梁父是大地的主宰)。后来泰山逐渐有了阴府的意味,《后汉书.乌桓传》说: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岱山就是泰山。死后魂归泰山,与佛教地狱的说法相结合,成了中国古代宗教的重要内容。南北朝时代,道教吸收佛教地狱报应等说法。佛经说有八大地狱,有阎罗王;道教则称阎罗王充冥官之任,由上帝任免。

道教的道藏仿照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组织与分类而有三洞(洞真、洞元、洞神)、四辅(太元、太平、太清、正一)。总而言之,道教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佛教的佛像身金色,朴实无华,相好庄严而无胡须,象征佛教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宗教。道教的神像则挂衣披袍,穿金戴银,长髯飘飘。

佛教讲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道教则以神仙信仰为中心,追求长生不死养生成神,故重视炼丹、养气、五行八卦、符咒之术,是出世的天乘宗教。

佛教的僧尼剃尽三千烦恼丝,身着粪扫衣,脚穿罗汉鞋,三衣一钵,生活严谨简朴。道教的道士不修边幅、长髯长发,其服饰晋以前无定制,至南朝刘宋陆修静,道服才开始制度化,有一定规格,如《仙鉴》里说:立道士衣服之号,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着矣。又道教法服有品第次序凡五等,以区别贵贱,不同仪式着不同道服,也有定制。现今道教服饰有褂、袍、戒衣、法衣、花衣、冠巾等,亦可见其抱朴守素的风格。

佛教僧尼居住的地方称为寺院、精舍、讲堂等,日常所使用的法器有钟、磬、木鱼、铛铪、铙钹等。道士们修行的场所称为宫、观或庙,他们所用的法器中,宝剑和镜鉴是除邪禳灾的重要法宝。镜鉴有所谓三元宝照,即天照、地照、人照三种金属镜鉴,有固定的尺寸,需依法铸造。

道教从汉朝立教至今,始终跳脱不出中国的宗教,而无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究其原因,乃是迷信色彩太浓。晚近的道教,更只剩下了以斋醮符籙来应付民间的迷信,更显没落。在台湾的宫观中,庙公是有,但要找道士就难了。虽然道教的历史及其内容,多涉作伪及荒诞,然而其在养生医药上、冶炼铸造上及对民间劝善上,也有贡献。所以,我们在研究道教之余,仍不得不以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它。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