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民族的联系

宗教与民族的联系

 

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对宗教,还是对民族,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古今中外历史表明,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过自己的宗教。一个民族的特定的社会生活孕育、产生了该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产生以后,又在各民族的发展中逐步发育壮大,并对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生活产生着久远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因此,研究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和民族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宗教在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族作为人们稳定的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在氏族、部落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之前,宗教早已存在于原始社会之中,它不仅是原始氏族社会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原始社会的经济发展推动着氏族、部落这样的社会群体形式向民族过渡的时候,宗教自然也会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民族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这一人们共同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共同居住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共同的语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这其中,宗教的因素则渗透于文化心理之中。例如,对山河以及特定种类的植物和动物的自然崇拜,反映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与其生产生活的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对于原始民族形成共同地域的确认和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自然崇拜可以把氏族对于本族生活地域的依恋、敬畏和感激的情感加以深化,从而大大有利于氏族成员基于共同地域的相互认同。祖先崇拜主要是相信氏族和部落有共同的血缘上的祖先。共同的崇拜对象和集体进行的崇拜仪式把他们凝结为一个基于血缘伦理的共同体,不仅在加强氏族和部落的集团意识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加强了其与一定地域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他们相信在这片埋葬着其祖先的共同地域上,活跃着祖先的灵魂,这共同的地域也受到这些祖先的灵魂的保佑。

原始氏族的经济生活由于受到所处自然环境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或渔猎、或狩猎、以及畜牧或农耕,为求生产的发展往往以宗教方式作出决定,当时盛行着祈求神灵的播种仪式、收获仪式、求雨巫术以及渔猎前后的占卜和祭祀仪式,就是保持这种经济生活方式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为以后形成的特定民族的经济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氏族、部落共同语言的形成发展,基础是生产生活过程中人们之间思想交流的需要和发展,同时也与宗教仪式的进行和占卜有密切关系。共同的频繁的宗教生活更加需要用语言来沟通,神圣的宗教语言不仅稳固本氏族本部落,而且对于不同部落之间的交往,乃至于最后的联合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就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来说,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的形成,往往脱胎于原始的宗教禁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受到宗教教义的巨大影响。民族艺术的发展,大都同宗教仪典的特征,包括其歌、舞、诗以及祭坛、祭器等造型的特征相关,同其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有着更深刻的关系。风俗习惯受到宗教的影响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种共同的宗教的传播和发展对某一民族形成的影响甚至具有决定意义。在这个方面,我国回族的形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历史发展上看,回族是一个多族源的民族。但在形成回族的时候,他们的唯一共同性就是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和其他一些后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比,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特别深刻,以至在一些回族人中间往往认为回教就是回族,回回就是教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绝大多数民族都信仰多种宗教

宗教史和民族史的大量材料证明,古代民族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阶段,宗教几乎已经是当时人类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民族作为原始人类共同体的历史延续,自然也就伴随着宗教的继承和发展。古代民族发展至今,全世界已约有大小民族2000多个,人口已达65亿人,构成了今日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事实证明,在世界范围还没有发现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绝大多数民族都信仰着多种宗教。

许多民族几乎全民信仰单一宗教,宗教深深影响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从世界看,犹太人几乎全部维持着犹太教的信仰,印度人几乎全部都是印度教徒,锡克人都信仰锡克教,阿拉伯人几乎都是穆斯林,希腊人信仰东正教,等等。在我国,也有近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某一种宗教。如藏族基本上信仰藏传佛教;傣、德昂、阿昌,布朗等民族基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藏传佛教在1959年以前实行了700余年的政教合一的制度。在西藏地方政权的强行推行下,藏民族的政治、经济、L育、文化及日常生活中,宗教的影响无处不在。特别是格鲁派的达赖、班禅在宗教和政治上都是最高领袖;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任何决议,没有拉萨三大寺代表的同意,很难生效;宗教教义、戒律、寺庙规章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数百年藏族社会的每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史运动,无不与寺庙有关或带着宗教色彩。

再如伊斯兰教对回族的社会生活影响也十分深远。仅以对回族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过去,回族人从出生到结婚,直到死亡丧葬,以至饮食、服饰等生活习俗,无不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小孩出生不久,就要请阿訇给他起一个回回名;结婚时要请阿訇来证婚:死了人要速葬,要请阿訇主持殡埋,将死者冲洗后用白布包身,土葬,不用棺材,等等。再如,回民男子习惯于戴白帽或黑帽,这原是教徒们作礼拜时戴的;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也和宗教规定有关。宗教上的一些规定,也逐渐变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不同的民族之间也产生了宗教信仰的交融,出现了既有某个民族改变宗教信仰的情况,也有不同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的情况

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上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中国乃至于东方传统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交流汇合的地带。民族的迁徙以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在与国外和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交往中,宗教的传播自然也在进行。新疆各民族从古至今曾经信仰过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都是外来的。这种情况使得一些民族出现过信仰多种宗教以及从一种宗教改信另一种的状况。至于15世纪以后,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多个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则与9世纪喀拉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13世纪初以后蒙古人统治新疆后也接受伊斯兰教并强制人们信仰伊斯兰教而助长了伊斯兰教大发展的情况有关。这一过程也伴随着伊斯兰教和其它宗教尤其是和佛教的斗争,最终伊斯兰教战胜佛教有关。从世界范围来看,伊斯兰教产生以后由阿拉伯半岛向四周的扩张,基督教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佛教的向北、向东的传播,都引发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导致了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上的变化。

宗教对民族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宗教作为各个民族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依赖于民族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的,但宗教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反过来也要对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样,宗教对民族发展的影响同样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二重性特征。某一个民族的共同宗教信仰有益于增强该民族成员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该民族内部的团结,增强民族的内聚力。特别是在遭到外来的民族压迫和宗教压迫时,对宗教信仰的捍卫实际上就是对民族利益的维护。另外,以宗教形式反映和保存下来的民族的宗教文化中的精华,是该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是起到积极作用的。有的宗教既主张出世,又主张入世,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进了信仰该宗教的民族素质的提高。如伊斯兰教的注重“两世吉庆”,强调人的后世的永恒福乐是最高幸福的前提下,也允许教徒享受今世生活,通过正当手段谋取生活资料,享受现世的物质福利。特别是鼓励经商,致使穆斯林善于经商而为世人皆知。另外,有些民族或某一民族内部如果不能使自己的宗教或教派比较快地适应现代社会,仍然固守传统陈旧的东西,甚至将宗教信仰等同于民族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信仰的极端化往往会导致该民族一些成员的狭隘性和盲目的排外性。尤其是以宗教信仰作为标志用来处理社会多方面的关系,对这些民族的发展也不利的,甚至还会导致教派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冲突。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信息中心 作者:龚学增|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