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殊信仰东传中国“生根化、生活化、生态化”看“中国文殊学”表达意蕴

 

从文殊信仰东传中国“生根化、生活化、生态化”

看“中国文殊学”表达意蕴

 

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妙德、妙首、妙乐、妙吉祥、法王子等。文殊菩萨,梵名文殊师利,简称"文殊",又作"曼殊室利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文殊三名,一是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因文殊菩萨智慧超群,具有不可思议种种微妙功德,故称妙德。二是满殊尸利,意译为妙首,因文殊菩萨的不可思议功德在诸大菩萨之上,故称妙首。三是曼殊室利,意译妙吉祥,因文殊菩萨功德殊胜,最胜吉祥,故称妙吉祥。在密教中,文殊菩萨称吉祥金刚,呈金色童子形,头有五髻,左手捧青莲花,上立五股杵,右手持梵箧。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载:文殊菩萨为古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常随弟子之一。他出生于古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家,血统高贵,为婆罗门种姓。据说,文殊出生时屋宅化如朵朵莲花等,有许多瑞相,相貌庄严,具三十二相。由其母之右胁出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语,后诣诸仙人所求之出家法,因酬对者无,故至佛所出家学道,为左胁侍。舍卫国婆罗门梵德长者之子,因他生性聪慧,通晓五明,便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学道而证得圣果。或谓其为已成之佛,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载,成道后的文殊,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在众菩萨中堪称第一,所以尊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是佛教中智慧的象征。《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中授记:大支那(汉地)是文殊菩萨殊胜的住地,菩萨化身为八、九岁的童男来到殊胜的圣地。《华严经》云:东北有一座清凉山,初劫时有很多菩萨聚会,贤劫曼殊师利童子与一万眷属在此地广转说法,支那地方菩萨住的宫殿名罗延窟,系初劫到现在菩萨主要的住处。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认为他是诸佛之母,诸佛之师。在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文殊菩萨在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他现住的北方常喜世界,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文殊菩萨曾发十八大愿,于未来清净无垢宝置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说明文殊菩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示现作佛,为济度无边痛苦的众生而示现菩萨身,以智慧的形象帮助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文殊八字陀罗尼仪轨》中佛对金刚手菩萨说:东北地方大支那有一座五个台的山,我涅槃后,文殊菩萨在此游戏神通,令一切众生得到安和乐利,传广大殊胜的法,有天龙八部护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寺院供着五方文殊:东台望海寺聪明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供,中台演教寺供儒童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此外还有老文殊、小文殊、比丘文殊、灯笼文殊、红文殊、白文殊、黄文殊等共54种形态,由于文殊师利菩萨,因时、因地、因情、因物、因体化现,与众生因缘非常殊胜。这是典型的文殊信仰东传中国的"生根化、生活化、生态化的最殊胜观表与胜行。

 

一、文殊信仰"生根化

1、文殊经典信仰。来华的印度和西域等域外僧人和汉地西行僧人中如法显、玄奘等僧人,参与文殊经书翻译弘法。从东汉时期到北宋初年,甚至到了元代,都有人翻译文殊经典。据统计,关于文殊类的经典共有80余部。其中,西晋的竺法护和唐代的不空是翻译文殊经典较多的两位高僧。虽然在竺法护之前,已经有安世高和支谶翻译文殊类经典,但是从竺法护开始,文殊类经典才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原,他翻译有《文殊师利净律经》《文殊悔过经》等文殊类经典近十五部。不空翻译的文殊类经典,在唐代是最多的,而且又以密教经典为主。他翻译有《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等文殊类经典十余部。"七佛灭罪真言,更是普度普惠、普慈普爱有情有缘众生。《七佛灭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释迦牟尼佛因文殊师利菩萨的请求,而宣讲过去七佛曾诵之真言,为佛门十小咒之一。此真言最大效用:消灭罪障,平安吉祥,事事顺利,造福后世。此咒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世尊因文殊师利法王子的请求,而说过去七佛曾诵过的咒一个人若造了四重五逆罪,不仅后世受极大苦报,现世也不得平安,为了消灭罪障,最宜持诵《七佛灭罪真言》。五台山的佛法,最早兴起的是华严学。北魏灵辩著《华严论》一百卷(今存卷十),北齐刘谦之著有《华严论》。唐澄观在大华严寺著《华严经疏》,号清凉国师,是五台山华严学的极盛时代。后来五台山高僧依《华严》行持的很多,元时正顺,号称华严菩萨。其次是净土宗,北魏昙鸾著《净土论注》,唐法照创《五会念佛》。次为律宗,传说北魏法聪曾于五台北寺开讲《四分律》。唐太和二年(828)禁诸州传戒,唯留五台戒坛。可见唐时五台的戒坛很著名。明代中兴律学的如馨于五台山得戒。他的弟子寂光先于五台吉祥寺建坛传戒,后建宝华山戒坛。近代传戒所用的仪轨《传戒正范》即于此写成。次习禅的高僧,隋有佛光寺解脱,唐有秘魔岩木叉,金刚窟隐峰,菩萨顶金光照等。晚唐有名的禅宗巨匠赵州从谂曾九次行脚到五台。可见五台山唐时禅宗的兴盛。明时复兴五台山的宝金、净澄,也是禅宗人物。明清以来五台山青庙多属禅宗,临济最多,次为曹洞。显通、广宗二寺,特称为摩腾、竺法兰宗,为五台山特有的宗派。天台宗唐时在五台山曾经一度盛行,开成五年(840)有志远、文鉴等于大华严寺讲天台教,日本圆仁从志远受《摩诃止观》及写天台章疏。密宗在五台山占着很重要的地位。肯定文殊菩萨住在五台山的《法宝藏陀罗尼经》就是密宗的经典,五台配文殊五髻、五部、五佛、五智也是密宗的法相。刻有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的经幢遍布五台山。不空三藏在五台山建金阁寺以后,更奠定了密宗在五台山的基础。

2、文殊道场信仰。《华严经》中关于道场信仰的《诸菩萨住处品》《入法界品》等都是在六十《华严》中才开始出现的。史料记载最早朝拜五台山的域外高僧是智药三藏,西域高僧,如佛陀波利、般若三藏等。《佛说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道场的加持力,是不可思议的。文殊菩萨作为七佛之师,加持力不可思议。吉祥经说,应与智者交,勿近愚痴者。所以,我们将此行称之为:脱胎换骨,把业障身转化为福德智慧身。

3、文殊圣相信仰。《文殊大士灵应录》的序中引《文殊经》说:若人闻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踏五台山地,得五台山石,可以超四果圣人,接近无上菩提。凡来到五台山,甚至只要听到五台山的名,来五台山踏踏五台山的路,乃至捡一块小石头子,都跟文殊菩萨结上了得度的因缘。文殊菩萨的十大愿里面也证实,不管以什么样的因缘接触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都会引导我们众生成佛。纵经天上千亿岁,不如一步向清凉。天上是太快乐了,但是天福享尽还会堕落。但我们迈向于五台山,求文殊菩萨加持开大智慧,是给我们积极创造了稽首文殊的机会,让我们的心地早日得清凉,去除烦恼,早得解脱,成就佛道。印度及域外高僧与文殊菩萨因缘。印度国有摩滕、法兰二菩萨,以天眼观震旦有情,有大乘根器者已熟。并观五台文殊所居,而圣教未至,知归者少。遂赉释迦文佛画像,并四十二章经,将东适震旦。时汉孝明帝,于永平七年正月,夜梦金人,身高丈余,赫奕如日,来诣殿庭。域内高僧与文殊菩萨因缘。当年虚云长老从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耗时三年,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后来亲自感应的文殊菩萨化身文吉来救他。而且梦见他母亲因为他朝拜的功德,往生到了西方。

 

二、文殊信仰生活化

1、文殊信仰社会生活

文殊信仰皇家性

从北魏开始,华严宗传入五台山,即使从北魏拓跋宏公元499开始,华严宗传入五台山,一直到今天公元2017年,至少有1518年的历史,那么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与确立也至少有1518年的历史。

五台山佛教圣地地位的确立离不开中国各朝帝王的支持。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五台山吸引了历代皇室的不同程度的重视。其中,对五台山信仰推广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唐皇室。尤其是从高宗及武则天自下,唐皇室大力提倡五台山文殊信仰。国外的学者如 Timothy Barrett Tansen Sen等认为唐皇室的提倡不仅仅是因为信仰,更有政治因素纳含于中。大厉七年,在不空三藏的奏请下,唐代宗敕令:敕京城及天下僧尼寺內,各简一胜处,置大圣文殊師利菩薩院,仍各委本州岛府长官即旬修葺,并塑文殊相装饰彩画。文殊阁建成之日,代宗亲赐八分金,书大圣文殊建国之阁额,自此文殊信仰大化于天下。从上文记载的印度僧人来华的时间上,我们可以印证这一理论。唐王室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提倡,不仅使其大化于中国,也将五台山圣地这一信息带到了周边的佛教国家,并使五台山成为了一座国际佛教朝圣中心。

文殊信仰是尊崇大智文殊菩萨的法门,随着《华严经》的翻译与流传,唐大历四年(769),依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等的奏请,敕令天下食堂中,除了供奉宾头卢尊者像外,还要安置文殊师利菩萨形象;七年又敕令天下僧尼在寺院内选址,设置大圣文殊师利菩萨院,安置文殊塑像。至此,文殊信仰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佛教信仰的重要部分。据《古清凉传》卷上载,北魏文帝游历五台山,在中台顶建造一寺,安置菩萨像。《宋高僧传》卷四载,唐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也曾在五台山造立文殊菩萨的玉像,说明五台山的文殊信仰自古以来,经久不衰。

文殊信仰,信仰的是文殊菩萨的大智大悲大行大愿,信仰的是文殊菩萨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及美德.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按照文殊菩萨的启示,努力探索"第一义谛"之究竟,于佛法之"

文殊信仰是一种典型的菩萨信仰,历史上一度得到政权的支持而十分流行,特别是唐代的文殊信仰曾盛极一时,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密教的祖师、般若智慧的化身,在佛教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深受显教、密教及大乘诸宗的尊奉,同时也受到历代帝王及人民群众的敬仰。

文殊信仰民族性

各民族共享同一宗教圣地,和谐生活,和平共处的宗教和合文化。今天的五台山,表面上有着三个民族汉,藏,蒙的寺院。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共存的佛教道场,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青庙中又有十方庙和子孙庙之分。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五台山藏传佛教均属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五台山现有黄庙8处,即菩萨顶、罗睺寺、广仁寺、万佛阁、镇海寺、广化寺、观音洞、上善财洞。

文殊信仰高端性

《清凉山志》卷五"帝王崇建"中,可以看到从东汉明帝至清代康熙等数十位皇帝崇建朝礼的记载,其中包括唐太宗、武则天、宋太宗、元世祖、明成祖等等有重要影响的封建帝王。

文殊信仰是尊崇大智文殊菩萨的法门,随着《华严经》的翻译与流传,唐大历四年(769),依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等的奏请,敕令天下食堂中,除了供奉宾头卢尊者像外,还要安置文殊师利菩萨形象;七年又敕令天下僧尼在寺院内选址,设置大圣文殊师利菩萨院,安置文殊塑像。至此,文殊信仰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佛教信仰的重要部分。据《古清凉传》卷上载,北魏文帝游历五台山,在中台顶建造一寺,安置菩萨像。《宋高僧传》卷四载,唐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也曾在五台山造立文殊菩萨的玉像,说明五台山的文殊信仰自古以来,经久不衰。

五台山佛教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优渥。自北魏孝文帝把五台山佛教推向第一个高潮后,即有历代60余位帝王都尊奉、扶植五台山佛教。其中,从魏文帝到清仁宗等9帝先后 18次至五台山朝山拜佛,敕建寺庙,张颁护持,所以说五台山历来就是皇家道场,这也是其他三大名山所不及的。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信徒所尊崇。当时国家规定,全国所有寺院的斋堂,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圣像。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

文殊信仰智慧性。

文殊信仰是佛教的一种菩萨信仰。以文殊的智慧是甚深般若,而甚深般若是佛教认识宇宙人生真谛的根本智慧,是佛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圆满的彻底的辩证的理性的自我超越思想。其基本精神是大智无我,平等自由,圆融和谐,创新发展。因此说,文殊信仰是一种理智信仰。这一信仰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创新发展。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与确立,与历代帝王的崇建关系至大。在《清凉山志》卷五"帝王崇建"中,可以看到从东汉明帝至清代康熙等数十位皇帝崇建朝礼的记载,其中包括唐太宗、武则天、宋太宗、元世祖、明成祖等等有重要影响的封建帝王。

文殊信仰的形成与《华严经》的传译有关。依据佛教,《华严经》为佛陀最初所说的经,义理圆融,浩淼精妙,有"经王"之誉。文殊菩萨为华严会的上首弟子,与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并称华严三圣。从北魏开始,华严传入五台山,一直到今天,五台山研习尊奉华严的传统一直未变,始终是佛教华严宗(创立于7世纪,又称贤首宗)的重镇。这是文殊信仰的经典、宗派和修行实践依据。文殊信仰的传播又与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传播、兴盛有关。元代尊为帝师的藏传佛教萨迦派四祖萨迦班智达、五祖八思巴均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自明代开始引入五台山的格鲁派开宗祖师宗喀巴也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而明成祖迎请噶举派教主噶玛巴四世进京供奉后驻锡显通寺,并赐封如来大宝法王的封号;而清代雍正的国师格鲁派活佛三世章嘉若比多吉则驻锡于镇海寺。

2、文殊信仰"文化生活

社会极致流行语与口头禅: 朝圣一次五台山,等同于500年修行。《般若经》和《华严经》于公元2世纪中叶传到我国。五台山一草一木、一画一书、一石一土(),都有灵动、圣性。梦参老和尚继续开示:每一处有佛法,佛经,佛像的地方,都有护法神的存在,护法神的嗔心是很重的。印光大师法语: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文殊信仰"艺术化生活"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描绘了47条灵异瑞相,大部分神蹟都跟文殊菩萨相关最神奇之处是整幅壁画中,出现三次梵僧佛陀波利相关事迹,两度出现的白袍老人(文殊菩萨化,多次化现点化他?黑衣僧人双手合十,脚穿着麻鞋,腿上打白色绑腿,作行脚僧打扮,背负行囊,文殊菩萨化现的老人,正在与他说话,老人身穿白色长袍,头戴襆帽,左手置胸前握拳,右手前伸二指竖起,榜题竖行书写:佛陀波利从罽宾国来寻台峰,遂见文殊菩萨化老人身,路问其由。佛陀波利仍作行脚僧打扮,身穿黑色僧衣,腿上打蓝色绑腿,拱手向对面的文殊菩萨所化老人行礼,身后随从用担子挑着包袱等物品,老人仍是第一次见面时穿的白色长袍,头戴襆帽,右手持锡杖,榜题从左至右竖行书写:佛陀波利见文殊化老人身问西国之梵。

敦煌榆林窟第3窟,西夏《文殊变》壁画,背景绘画了《华严经》所说从古以来,文殊菩萨居住的清凉山(即五台山),群峰耸立、楼宇隐现的景象。

《五台山图》必然留在此处, 敦煌61窟古壁画《五台山图》,现存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大量与五台山有关的画卷,在敦煌莫高窟中第961144159222237361窟,都有中晚唐至五代所绘的《五台山图》。

画中金刚窟为一方形迴廊院落,院中一僧侣双手合十而立,应该是佛陀波利。敦煌遗书《五台山赞 》:"金刚窟里美流泉,佛陀波利裡中禅一自来来经数载,如今即至那罗延

3、文殊信仰"民间"生活

① 金,"金五台",别称"金色世界A,金界寺。金界寺,故名思议,与寺庙历史有着必然的联糸。明代,是五台山佛寺庵院建造的高峰期。时值,最名高僧紫柏真可,憨山妙峰等大批涌现。金界寺即是当时建造的寺庙之一。也暗含了五台山金色世界之意。皇家建筑均为金色,寓意至尊至崇至高无尚。B,金阁寺。金阁寺,与中国密宗的传播和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极密切的关系。金阁寺建造过程中,由于当时不空深得朝野的倾心崇奉,全国通力支持,上自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布施,唐代宗甚至下沼命全国十节度使助缘建寺,化缘僧分赴全国各地为建造金阁寺募集布施,工程历五年而竣。寺中金阁高达百余尺,有上、中、下三层,雕梁面栋,高耸入云。殿顶铸铜涂'金'为瓦照耀山谷。寺院落成后,不空奉救为金阁寺的开山祖师。他还奏请皇帝于金阁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2人。719年随金刚智来中国传法。724年,在洛阳广福寺受比丘戒。此后18年,学律仪和唐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语。741年,奉唐朝廷之命,率弟子含光等僧俗37人,护送国书往狮子国。受狮子国王尸国迷伽殊礼接待,被置于佛牙寺。不空运依止普阿阇梨,请求开坛重受灌顶。他和他的弟子含光、惠恐同时入坛受学密法,前后三年。他并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获得陀罗尼教《""刚顶瑜珈经》等80部,大小乘经论20部,共计1200卷。五台山的金阁寺就是由不空三藏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密教中心。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到五台山创建金阁寺。据传说,金阁寺是按照道义悟见的""阁形制而建。不空的译著极其丰富,其主要者可分为"刚界、显数、杂密、大乐、杂撰5大类,共77部,120余卷。为密宗在唐代的一时兴盛作出了重大贡献。C"金脸文殊菩萨。传说,五台山,有一次霎时,只见半空中一道亮光闪过,众人极目一望,前面有一条平坦直路伸向远方,随即有一火球从空中落下,在路前方滚动。康熙心知此乃五龙王引路,便命随从紧跟火球。不一会儿,康熙和他的随从们果然顺利回到行宫。康熙接过随从递来的手帕拭了一下额头冷汗,抬头一看,火球早已不见。第二天,康熙即赐五爷皇冠、蟒袍一套,龙参牌匾一块,并封为"金脸文殊。回京后又赐五爷銮驾一副。D,金刚窟传说。据《山西通志》记载:隋开皇元年诏五顶胥建寺,塑文殊像,岁度僧三人。元代,东台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间又由秋月禅师予以重修。东台的祖师塔旁有一个金刚窟,是佛与佛子的密坛。迦叶佛时,罗萨王将金银写成的三藏显密经续以自己身上的宝贝装饰后伏藏于此。以后印度的持明大成就者佛护尊者(中观应成派初祖佛教息结派的创始人印度高僧帕当巴桑吉尊者,梵名佛陀波利,印度人称嘎玛拉稀拉,也是是藏地历史上有名顿渐之争的印度高僧莲花戒,在汉地又为达摩祖师)在此虹化。《清凉山志》载:此窟为万圣(一万尊佛)之密宅,神、乐、曲、藏等经书收藏于此。本来是五台山最神秘之处,有窟无寺。唐永淳二年(683),印度高僧佛陀波利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密法传入五台山时,受文殊接引,隐入金刚窟至今不返。大历二年(767),无著禅师至五台山传播牛头禅时,受文殊指点,入化般若寺,留下前三三与后三三的神密公案。在此虹化。布玛莫扎祖师以无死虹身于娑婆世界未坏之时常住于此,每100年化身一次到藏地弘扬无上大yuan曼。唐大历年间,温州元著禅师得一老翁指点,始在此建造寺院,分上下两院,有一尊五台山最重的(七千斤)铜药师佛,还有文殊铜像,普贤石像。因疑老翁为文殊化身,遂命名寺院为般若寺,意为智慧,也即文殊洞。 按祗洹图云,祗洹内有天乐一部,七宝所成,笺日,又按灵迹记云,此乐是楞伽山罗刹鬼王所造,将献迦叶佛,以为供养,迦叶佛灭后,文殊师利将往清凉山金刚库中,释迦佛出时。却将至祗洹,一十二年。文殊师利还将入清凉山金刚窟内。又有银箜篌,有银天人,坐七宝花上,弹此箜篌。又有迦叶佛时金纸银书大毗奈耶藏银纸金书修多罗藏。其后有名的高僧如无著、法照等都曾在金刚窟见到文殊化现的种种神异之事。可惜,蜚声中外的上述二寺一窟在19707月被林彪一伙炸毁,兴建了林彪行宫,还名之曰:茅蓬山庄。现在只留下一座祖师虹身塔.

② 发,文殊发塔。文殊发塔在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后边,和方丈院仅一墙之隔。塔的形状和大白塔相仿,但没有大白塔高,也不象那样雄伟,它的高度仅两丈余。这座塔也有一个传说故事。显通寺的文殊发塔,传说,里面有文殊菩萨的头发。相传文殊菩萨化成贫妇的头发藏在这座塔下,故此塔叫做文殊发塔。传说在北魏年间,大孚灵鹫寺每年三月庙会,设无遮斋,不分僧俗,不别贵贱,也不分男女老幼,凡是赴斋者,都给饱餐一顿。

③ 箭,带箭文殊。《清凉山志》记载,盛唐时,三原李靖先在京为官,看见和尚胡作非为,非常愤怒,发誓要消灭佛教。后李靖任雁门太守。一天。到五台山打猎,来到中台旷野,突然看到一个赤条条的青年和尚,抱着一位妙龄女郎,正在水池里洗澡。李靖大怒,弯弓搭箭,望着这一对男女射去。正中和尚左肩。和尚抱起姑娘便朝山下跑去。李靖策马猛追,一直追到菩萨顶寺庙,奇迹出现了。只见李靖射出的箭正斜插在文殊菩萨塑像的左肩上。寺内住持僧人闻听李靖叙述后,解释说,这是文殊菩萨为了点化李靖,请了普贤(亦说观音)菩萨变出来的戏法。据说,李靖听了此说,又仔细观察了五台山佛教活动的状况,了解了佛教的仪规教义,也信奉了佛教。菩萨顶僧人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传说,便建立了带箭文殊殿,塑造了带箭文殊像。

④ 花,"花女。文殊菩萨化作一位叫花女,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和一只狗前来讨饭,虽说是施斋,但按照习惯布施多少还是得放点的,这女叫花子没钱,留剪下一缕头发作为布施,布施不多但要求却不少,知客师耐着性子给她和两个孩子及那条狗都分了饭,但这女叫花子说肚子里还有个孩子要吃饭,惹得大师大发雷霆。这时文殊菩萨腾空而起,现出真身,并念了一句偈语: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事后知客僧,为了弥补心灵上的内疚,他把所看到的文殊菩萨、于天童子、狮子腾空而起的形象,刻在一块矩形石板上,偈曰四句话也刻在石板的右上方,以示留念。

"荞面头文殊菩萨。青海、西藏少数民族中,很多人都知道的五台山荞面头文殊菩萨,指的就是殊像寺书的这尊塑像。神话传说是文殊菩萨显了真容,才把这神像塑成。那是盛夏的一天,绿毛狮子已塑完,文殊菩萨就差塑造头部了。工匠们犯难了,菩萨的面容、神态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你说要塑成这样,他说要塑成那样,七嘴八舌,众说不一。做饭的伙夫正在伙房里和荞麦面,听见院里吵闹,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忙出来挤在人们中间打听。弄清吵闹的根由后,伙夫大声说:文殊菩萨的相貌可不是随便捏弄的,你们再吵也无用!一句话,说得大伙不张口了。伙夫返回房里,正准备做荞面食,突然,院内金光照耀,伙夫朝打开的窗口望去,原来是文殊菩萨显了真容!寻彩画匠描摹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就把笼屉里的荞面搬出来,照着菩萨真容的样子捏了起来。头部捏好了,文殊菩萨也在空中隐没了。匠人们来了以后,忙把荞面头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贴了金。人们就把所塑的菩萨成为荞面头菩萨。这个故事流传得相当广泛。看来,殊像寺的字,就是指这尊菩萨的塑像。在文殊大殿内的三面墙壁上,有悬塑五百罗汉图。悬塑的形状,如山洞里。

⑥ 洞,文殊洞。五台山文殊菩萨显灵,金刚窟原来和五郎庙相对,在楼观谷右侧山脚。《清凉山志》载:此窟为万圣(一万尊佛)之密宅,神、乐、曲、藏等经书收藏于此。本来是五台山最神秘之处,有窟无寺。唐仪凤元年(676年)印度高僧波利到此,顶礼膜拜,希望得见文殊真容,得与一文殊化身的老翁对话。波利回国取来文殊所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以灭众生重恶孽垢。到长安译完此经,挟梵文本入窟不出。到如今,此窟仍不可知其根底,人或进去而不得出,被人用石狮堵死。唐大历年间,温州元著禅师得一老翁指点,始在此建造寺院,分上下两院,有一尊五台山最重的(七千斤)铜药师佛,还有文殊铜像,普贤石像。因怀疑老翁为文殊化身,遂命名寺院为般若寺,意为智慧,也即文殊洞。

",发鬓生。北齐(550-577)初年,第三王子至五台山求见文殊菩萨,未果,乃烧身供养之。值得留意的是,阉竖刘谦之受到此事激励,奏请入五台山,昼夜精勤读诵华严,并心向文殊祈佑。在连续多天绝粒饮水后,刘忽感发鬓尽生,复丈夫相(由阉竖恢复常人),并神彩超悟,洞斯幽指,于是造华严论六百卷。据说,这个神异的事件上闻到了宫廷,使《华严经》的流布于斯转盛。

",读经书。北魏僧侣灵辨,读《华严经》时有所疑惑,乃顶戴此经,入清凉山清凉寺,求文殊师利菩萨哀护摄受,冀于此经义解开发,结果顶戴行道一年,足破血流,肉骨尽现....遂闻一人谓之曰:汝止行道,思惟此经,于是披卷,豁然大悟。另北朝末年僧侣昙韵,听说古来五台山者多入祈祷 (文殊菩萨),有感见者具蒙示教,遂入山,结果果然备见异相

",龙五爷头戴皇冠,身穿蟒袍,还有銮驾一副呢?相传,五爷是五龙王,是东海龙王的第五子,人性情暴,面貌黑,人称黑脸五爷。清朝时,有一年,康熙皇帝到五台山寻父(据传康熙皇帝父亲顺治看破红尘,弃掉皇位到五台山出了家)。有一天傍晚,他在回行宫时,行至台麓寺附近,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因而迷失了方向。接着又是山呼林啸,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康熙和他的随从们个个惊恐万状。就在这班人马慌作一团、无计可施之际,忽听前面有人大声喊到:我主莫慌,卑职前来接驾。康熙在天昏地暗中尽管龙目圆睁还是看不清接驾者为何许人也,就冲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盲目地问:汝是何方使者,前来接朕我是万佛阁龙王殿老五汝能为朕除险,使朕安抵行宫,朕定封你为公侯遵命,随我来

⑩ 灯,佛灯。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和十方堂之间,始建于唐代。据说由于此处显过圣灯,所以名落佛寺。《清凉山志》记载:罗睺寺:塔院寺东北偶,唐建。张天觉于此见神灯,有感,修饰。成化间,赵惠王重建。

树,"佛树。罗侯寺"开花现佛的制作与一段神奇传说相关。山门内东侧原有一棵古松,宋朝丞朝张商英游五台山时,亲眼目睹树顶呈现神灯,后人将这颗松树尊为佛树。到清代,不知何故,此树突然枯死。为祭奠佛树,便将枯树伐倒,主干做成开花现佛,枝梢及斧渣锯末,原地埋葬,上面建塔,称为松塔。开花现佛,是一套木构装置系统。佛坛上,刻有水浪图案,图案上,塑有24诸天和18罗汉。圆盘正中,安装有高达丈余的一朵莲花,4尊佛像端坐于内,8片花瓣时开时合。随着花瓣的开合,转盘上的18罗汉过江也随之旋转起来,是寺内一宗奇观。

 

4、文殊信仰"对外生活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居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佛教信仰与文化的重镇。五台山佛教信仰以文殊信仰为核心,具有帝王崇奉、诸宗并存等特点,不仅是中国佛教的渊薮,也是世界佛教的中心,具有深广的影响。

唐仪凤元年(676)和四年,北印度僧人佛陀波利两次朝台;唐开元年间(713741),梵僧菩提仙那朝台,瞻礼圣迹;唐贞元十年(794),北印度僧人著名的佛典翻译家般若三藏巡礼五台;贞元十二年(796),西域乌荼国王与僧人纯陀等朝礼五台,其中,纯陀受不空三藏的委托,监造金阁寺;北印度僧人呼哈罗悉利带弟子三摩邪悉利等7人礼台,北印度高僧苏陀及其弟子佛陀室利亦朝台,住此达17年之久,后寂于灵鹫寺。明代,先后有印度的具生吉祥和室利沙朝礼五台。这些从佛教发源地远道来华瞻礼五台山的僧侣们,为此山的神圣性,及其信仰的国际化贡献了极大的力量。更有许多从东亚诸国来朝礼五台圣地的僧侣们。

唐仪凤元年(676)和四年,北印度僧人佛陀波利两次朝台;唐开元年间(713741),梵僧菩提仙那朝台,瞻礼圣迹;唐贞元十年(794),北印度僧人著名的佛典翻译家般若三藏巡礼五台;贞元十二年(796),西域乌荼国王与僧人纯陀等朝礼五台,其中,纯陀受不空三藏的委托,监造金阁寺;金代,北印度僧人呼哈罗悉利带弟子三摩邪悉利等7人礼台,北印度高僧苏陀及其弟子佛陀室利亦朝台,住此达17年之久,后寂于灵鹫寺。明代,先后有印度的具生吉祥和室利沙朝礼五台。这些从佛教发源地远道来华瞻礼五台山的僧侣们,为此山的神圣性,及其信仰的国际化贡献了极大的力量。更有许多从东亚诸国来朝礼五台圣地的僧侣们,下文会对日本,韩国的僧侣与五台山别做论述。

五台山金阁寺,为创建此密宗寺院,不空三藏施舍自己的财产,并动员唐代宗及诸大臣解囊赞助,数十名五台山僧侣在宰相王缙(诗人王维之兄)的支持下分赴天下各地化缘,不空还从印度那烂陀寺请来僧人纯陀为督工,仿那烂陀寺院模式建成。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金阁寺铸铜涂金为瓦,所费巨亿。又如,塔院寺大白塔,是出于元朝尼泊尔籍建筑家阿哥尼之手。圆照寺之室利沙塔,乃是仿其本人从印度菩提伽耶带来的佛塔蓝图而建立的。

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文殊信仰,自唐宋开始,还传到了日本、韩国、尼泊尔、泰国等地。唐贞观年间,新罗高僧慈藏来五台山求法,归国后将溟州白头山之大根脉改名为五台山。后孝昭王又在五座台顶上建造了文殊院。唐宋时期,日本僧人至五台山求法不绝,唐代日僧圆仁归国后以五台山大华严寺为楷模,在比睿山延历寺建造文殊楼。宋太平兴国年间,日僧成算改称爱宕山为五台山,改称栖霞寺内的释迦堂为清凉寺。时至当今,五台山的文殊信仰更为兴盛,早已传遍了全球。

五台山文殊信仰超越了僧俗、宗派,超越了民族、国界,超越了地位、身份,体现了文殊信仰智慧深广、圆融无碍、普利众生、平等无二的内涵,也体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生命力蓬勃、辐射面广阔等特点。

由此可见,宗教信仰及宗教文化是人类一种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五台山文殊信仰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积极引导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助推社会大众共同实现中国梦。

 

三、文殊信仰生态观

清代三世章嘉国师在《圣地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和古印度的金刚座、乌仗那、香巴拉、布达拉山为世界佛教五大圣地,除五台山佛教还相当兴盛外,其余四处都佛教衰落,圣迹颓废了。

五台山的雪是久负盛名的。《华严经疏》云: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的雪往往是早雪头年农历八月,晚雪第二年的农历五月,农历六七月份的夏雪亦屡见不鲜,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交通等条件的制约,雪就成了五台山有史以来冬季封山之说的主因之一。于是,历朝历代大都有歌咏五台山奇异雪景的诗词,其中,清代乾隆皇帝就五台山夏仍飞雪,曾作《雪》诗一首:昨来无衣见天衣,一夜银林缬蕊菲。望里连空方散漫,度余别墅辨依微,诗原践约碧峰礼,雪亦如期玉叶飞。山地向来无宿麦,惟欣润泽夏田肥。

(1) 自然生态

佛经记载,一个修行人的功德可以让百里之内没有灾难。五台山又是凡圣同居的地方。

① 石,龙歇石。

传说五爷是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文殊菩萨从东海借走清凉石,《文殊经》云:若人闻此五台山名,踏五台山取五台山石,

② 木,六道木(降龙木)

超四果圣人,为近无上菩提者。六道木又称降龙木,忍冬科,其木质坚韧,木面光滑细密,生长于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古藏文《五台山记事》中记载:文殊菩萨从印度归来时所带拐杖,长有六条纹路,后种于五台山,至此授名六度木,念念不忘修学佛法,行持六度,断除烦恼,以此度化六道众生,现俗称六道木。受文殊菩萨加持,六道纵纹代表六字真言,持此佛珠,可福慧俱增、永脱六道之苦。《文殊经》云:若人闻此五台山名,踏五台山取五台山石,此人超四果圣人,为近无上菩提者。更何况五台山六道木佛珠,功德不可思议。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故六道木乃佛国之圣物,经文殊菩萨及一万菩萨智慧加持,具有超灵性。每颗珠上都有六道天然形成的纹路,代表着文殊菩萨的六把智慧之剑,可以斩断众生的一切烦恼。更何况五台山六道木佛珠,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念佛的人,就以本来的状况,就这样子念佛。六条纹路也象征着六道轮回,亦代表着万德具足的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索达吉堪布曾对五台山六道木佛珠作过开示:念珠的材质比较重要,同时来源也非常关键,若是来自殊胜的圣地或上师,加持力会比较大。六道木在藏地叫六道菩提,六道木纹代表六度或六字真言等,总之有许多意义。六道木佛珠的殊胜和加持力由此可见一斑,更是僧侣、善男信女行念之佳品,使用者功德无量,为佛珠中之极品。带此珠辟邪、平安、得大吉祥。据《杨家将》记载,穆桂英曾用此木,大破辽国天门阵。明朝时六道木佛珠曾受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极力推崇。这种灌木叶小无刺,常丛生于山阴。其杆无心有结,每结自成纹路。纹路竖行,均为六道。灰皮去后,木面光滑,呈白色微黄。六条白线代表文书菩萨的六把智慧剑,据说有极强的加持力,可以镇宅驱邪;还可以斩断众生的烦恼,由六道木做成的佛珠,喜欢佩戴者居多。俗称六道子,每颗珠上都有六道天然形成的纹络,象征着六字箴言(即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有极强的加持力,可以镇宅驱邪。五台山六道子佛珠,十分平宜朴实,像征六道轮回,带此珠辟邪、平安、得大吉祥,又表义了大智文殊之加持,缘起六道木,可以断除一切障碍,亦能消除一切毒药作用,所以特别受学佛信众之欢迎。

六道木念珠,原色清白,使用也会变色,上好的是如稻谷般的金黄色,但随个人体质不同,颜色变化各不一样。较虚寒的人使用,其色往往显青或暗,似有水印的感觉。六道木佛珠具有超灵性,在佩戴时还需要注意防水,避免污物,以免造成褪色和失去灵性。这种珠十分平宜朴实,但又表义了大智文殊之加持,所以特别受学佛之信众欢迎。佩带此珠可辟邪,保平安,得大吉祥。六道木,属于第四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植物,为多年生灌木,以五台山生长的最为有名。其木质坚韧,触感脱滑,纹理清晰,是世界珍贵的野生资源。

降龙木,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一段具有神话色彩的老故事。方庆奇等执笔的《五台山风物传说》一书中有一段对降龙木的传说记载。传说,在五台山中台翠岩峰一带,不知住着多少条恶龙,常常出来劈树木,毁房屋,害生灵。山下住着一位后生,名叫开山,长得五大三粗,背阔腰圆,立志降服恶龙,为民除害,便拎着一把板斧,向翠岩峰走去。在一片小树林中,他忽然碰到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说:能把这小树拔起来的人,才能去斗恶龙,你能拔起来吗?开山看那小树,灰色的杆子,仅有食指那么粗,他走过去便拔,但使尽浑身力气,小树动也不动。往日,碗口粗的松树一拔就起,为什么细的小树,反而拔不动呢?心想这老爷爷一定不平常。开山这样想着,便跪在老爷爷面前,求老爷爷指点。老爷爷说:恶龙有头有尾,又有四爪,要降服它,至少也得六个人,每人都要能把小树拔起来才行。年轻人,先回去吧!开山还想问什么,老爷爷不知去向,小树林也不见了。回到村中,开山联络起五位后生,连他自己六个人,天天苦练,一直练了一年多,就是那水桶粗的松树,也能一拔而起。他们要起身去斗恶龙,又见那位白胡子老爷爷走过来。开山领着大家,急忙迎上前去行礼,老爷爷笑呵呵地说:年轻人,我佩服你们!走吧!那小树就是你们的武器。记住,没有它,谁也无法成功。上路不久,果然又碰上那片小树林。六个人每人拔起一颗,去掉树叶拿在手中,直奔翠岩峰去了。翠岩峰绝壁下,恶龙正在睡觉。开山他们六个人举着小树杆,分别向恶龙的头、尾和四爪同时进攻。那小树杆真有威力,恶龙被小树杆一敲,身体立刻颤抖起来,抖着抖着就不动了。原来恶龙有九条,这九条恶龙被开山他们一一擒住,并排躺在那里。再说开山他们六个人凯旋归来,觉得很累,便把六条小树杆放在一起,坐下来休息,不一会儿都睡着了。不料等他们醒来,那六条树杆已经长在一块了,而且生了根,长出了枝叶,怎么拔也拔不动,怎么掰也掰不开。于是,这种东西便出现在五台山。因为它降过龙,就给它个名字,叫降龙木。又因为它是由六条小树杆合成的,有六道竖纹,所以也叫六道木。戏曲《降龙木》或《斩子》中穆桂英拿的那条宝贝降龙木也亦称"六道木"。在汉地又称为降龙木,降龙木在佛家中有不俗的价值。

③ 水,(西台西来寺北下三里)八功德水。

《佛说阿弥陀经》日:西方极乐世界有七宝池,池内充满八功德水,此水有八种功德,或者叫八种殊胜,即观三界九有一切众生无不是自己之独子,行无缘之大慈,爱怜令其断除烦恼得真实快乐。悲心无量,念念不舍每一个有情众生,功德所感八功德水。八功德水澄渟洁净,异于他方之水浑浊污秽。洗饮此水荡除尘垢,澄清烦恼,开神悦体,祛病延年。圣泉所在之地,众生心地清醇,口业清净。地球上原有两处八功德水,与极乐世界八功德水无二无别,一处在印度金刚座(佛陀成道之处),乃佛陀之功德所感召;一处在中国五台山,乃文殊菩萨功德所感召。印度金刚座之八功德水,后来受外道污染而消匿,因此目前仅剩五台山八功德水。当地人言,先有八功德水,而后才有五台山,由此可见八功德水西来寺的重要性。神圣的八功德水可以说是人间圣水,具有八种功德,神奇而不可思议。据佛经记载:八功德水,一澄清,异浑浊。二清冷,异寒冷。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清软,异沉重。五润泽,异丑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五台山八功德水西来寺是圣地中的圣地。北魏年间,有二印度班智达(其中之一为贝玛拉密札),这两位著名祖师,传闻他们以神通飞临八功德水,禅坐在不二石上,入幻化三昧,一夜造七十二间梵刹阁楼,金碧辉煌影沏天地。后来,被尊为第二佛陀的莲花生大士亦来此地闭关修行,留有闭关洞和脚印。相传莲花生大士曾在诸多童子引领下畅游五台山圣迹,在八功德水池边,莲师捧起八功德水一饮而尽,赞叹曰:长养菩提甘露,甚为稀有。

④ 雨,五龙王。早期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所见却是金脸呢?据传说,五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恐。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

⑤ 蘑,台蘑。龙子龙女们气愤不已尾随而来却被文殊菩萨教化而留在此地,五龙各守五坐台顶,龙女化为台蘑。

⑥ 花,金莲花,又名金芙蓉。A,佛寺佛"。五台县罗睺寺里最有名的就是大藏经楼里的花开佛现了。殿宇雄伟高大,在整个寺庙中显得高耸雅致。门首悬挂着对联一副:八面开金莲庄严清凉世界,四方瞻宝相引发菩萨心华。开花现佛的制作与一段神奇传说相关。B,传说中"佛花。据传,莲华生大士一路上见到五台峰顶,岁积坚冰,飞云清凉毫无炎暑,而五峰耸出,顶上并无林木,宛若垒土成台一般,十分奇特庄严。这时,上首童子忽然看到地上一朵宛若宝莲的花,欢喜地告诉莲华生大士说:这是金芙蓉花,只有五台山上才有生长,其他地方则没有,可以说是陆上的莲华生了。莲华生大士仔细地观察金芙蓉花,确实珍贵殊胜,端严无上,宛如清净佛智一般。莲华生大士问道:除了金芙蓉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殊胜的花呢?五台山上特有的名花共有八种,就宛如法界胎藏的八瓣宝莲一般。五台山的菊花,昼开夜合殊胜无比,是第一种名花;而金芙蓉可称为陆上宝莲。另有宛如天注花雨、云流妙香的百枝花及零苓香花;还有能驱众邪,所谓神诃诸怖远,僧定百魔休;一夜生灵草,犹令鬼见愁的鬼见愁花;五百罗汉在中台结夏安居,遗留下钵囊所幻化的钵囊花;具足吉祥的大吉玉仙花;具有天地灵气的天花等八种。这是因为大圣加持,才有这些殊胜的名花。

⑦ 树,娑婆树。 五台山静音寺东侧山顶有历经上千年的娑罗树,又称毕钵罗树、三宝树、无忧树,为佛门四圣树之一,传说此树为文殊菩萨宝剑所化。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介绍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静音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下二十华里的护银沟村,背倚龙凤山,面迎清水河。山顶植有娑罗树,古木苍翠,云雾弥漫,山泉清澈,环境清幽,实为修行绝佳之所。静音寺始建于明朝,前身为护众庵,主供观音菩萨。如然和尚承实修实证之宗风,修整为十方常住,以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自明代初期至民国初年,香火鼎盛,历时六百余年。抗战时期,不幸毁于战火。现今在有关部门和广大居士的支持下,由顿愿法师主持修复的静音寺己见雏形。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历史渊源静音寺——六百年实修道场静音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下二十华里的护银沟村,明代著名高僧释镇澄所作《清凉山志》记述:“护众庵,在观海寺南五里。原是丛林,因无其人,数年歇。后有如然和尚,复整为十方常住,葺废修残,弘戒演经,晓夜不懈。明代初期至民国初年,香火鼎盛,历时六百余年,抗战时期,毁于战火。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地理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台怀镇南下二十华里的护银沟旧村殊胜地理。

⑧ 云,"五色云。在五座台顶上常能见五色云,《广清凉传》卷中:大孚灵鹫寺..五色云气,霭然遍空;同书卷上载,僧俗千人,同见五色云中,现佛手相;宋朝宰相张商英游东台时,亦见五色祥云现,有白光从地涌起,如车轮百旋。在传说中,文殊菩萨会骑着一头金色狮子,乘五色云腾空飞去。

"池,"黑龙池。黑龙池、黑龙祠,黎民百姓常在干旱时,在此祈雨祭祀。

 (2) 人文生态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的记载: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同时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与尼泊尔蓝毗尼(佛祖出生地),印度菩提迦耶(佛祖悟道成佛处,鹿野苑(佛祖初转法轮处),拘尸那迦(佛祖涅槃处)齐名。《华严经》所授记一般,在被称为清凉山的圣地金刚窟中,率领着一万名伟大的菩萨众,精进地修行。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的说法,起源于《华严经》等多部佛经,大意为,震旦东北方有清凉山,文殊师利菩萨率一万菩萨长住其中应化。因而,五台山被认为是见于佛典记载的圣山,其地位自然神圣无比。同时,文殊菩萨在佛教中被称为七佛之师,菩萨之母,代表智慧,司掌般若,神通辩才无碍,为释迦佛的法王子,在佛教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五台山是藏传,汉传,南传佛教信仰文殊菩萨的人心中的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佛教诸宗诸派所尊,成为显密并行、诸宗竞秀、青庙与黄庙、子孙庙和十方庙并存之处,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中国佛教缩影

文殊为阿难驱女魔《椤严咒》。《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为摩登伽女的巫术所迷惑时,文殊菩萨持剑前往里巷民舍,将阿难救出,这种护持后进,以正导迷的示现,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崇奉不仅使文殊菩萨信仰有更深广丰富的内涵和更坚固的基础,同时也塑造了五台山汉、藏两种传承,汉、藏、蒙、满多个民族信众和谐共处的格局,具有珍贵独特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3) 佛圈生态

从国内来说,五台山有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宗。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文殊信仰,自唐宋开始,还传到了日本、韩国、尼泊尔、泰国等地。唐贞观年间,新罗高僧慈藏来五台山求法,归国后将溟州白头山之大根脉改名为五台山。后孝昭王又在五座台顶上建造了文殊院。唐宋时期,日本僧人至五台山求法不绝,唐代日僧圆仁归国后以五台山大华严寺为楷模,在比睿山延历寺建造文殊楼。宋太平兴国年间,日僧成算改称爱宕山为五台山,改称栖霞寺内的释迦堂为清凉寺。到今天,五台山的文殊信仰更为兴盛,早已传遍了全球。《清凉山志》卷五"帝王崇建"中,可以看到从东汉明帝至清代康熙等数十位皇帝崇建朝礼的记载,其中包括唐太宗、武则天、宋太宗、元世祖、明成祖等等有重要影响的封建帝王

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认为他是诸佛之母,诸佛之师。在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文殊菩萨在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他现住的北方常喜世界,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文殊菩萨曾发十八大愿,于未来清净无垢宝置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说明文殊菩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示现作佛,为济度无边痛苦的众生而示现菩萨身,以智慧的形象帮助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如何供奉佛像

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传播遍及西藏、蒙古、关外等地。此系基于六十华严菩萨住处品所称,文殊菩萨住于东北方清凉山之说而来者。唐大历四年(769),依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等之奏请,敕令天下食堂中,于宾头卢尊者像外,另安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七年更敕令天下僧尼寺内各选一胜处,设置大圣文殊师利菩萨院,安置文殊塑像。此外,据古清凉传卷上载,北魏文帝游五台山,于中台建造一寺,安置菩萨像。宋高僧传卷四亦载,窥基曾于五台山造立文殊菩萨玉像。类此之记载,不胜枚举。今敦煌千佛洞存有多种文殊维摩变、文殊普贤像,及千臂千钵文殊师利等之壁画及绢本画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六、法苑珠林卷十四、山西通志卷二十九"

五台山文殊信仰超越了僧俗、宗派,超越了民族、国界,超越了地位、身份,体现了文殊信仰智慧深广、圆融无碍、普利众生、平等无二的内涵,也体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生命力蓬勃、辐射面广阔等特点。文殊菩萨生活化给大众启示:( 1) 学习型生话化。学习《文殊菩萨十大愿》、《文殊心咒》,峭壁巉岩上的石窟、雕像、浮雕、佛塔、寺院以及壁画、卷轴画等可以看出印度佛教艺术,朝圣型生活化。朝拜圣山、圣地、圣寺、圣僧。(2) 修持型生活化。念经、念佛,弘法教育、传播文殊文化、宣传文殊信仰、佛法、吃素,禁止。晕,吃斋,过午不食,节约能量。

无论文殊文化的厚度,文殊文明的高度,文殊精神的温度,还是文殊信仰,则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创新、转化"的东方文化及智慧特质,具有鲜明的凝集力、生命力、活力。以佛法净化人间,以佛理教化人心,以佛学美化人生,以佛道导化人性。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无我利他,度生无倦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伦理观。将文殊般若智慧应用与拓展,惠及人心。由此可见,佛教信仰及佛教文化(关怀社会文化`,弘法利生文化及其传统在现代的光大)是人类一种文化遗存的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五台山文殊信仰势必与其中国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历久弥新源缘和特殊源起,让这笔鲜活人类文化共同遗产转化为建立和谐社会、和睦人类、和平世界的发展动力重加速器,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释放正能量和贡献佛教智慧,并产生精神重力加速器效应。(昌兴整理)

 

参考资料

1《文殊信仰在中国:丝路高僧的文殊信仰》一心 佛学信 2019-05-05

2网上众多资料一并鸣谢!

3五台山望海寺及佛光、五台山瑞相云图片均由释觉一法师拍摄或提供,殊像寺图片均由释常德拍摄,善财洞图片均由五台山万佛阁师父拍摄,标有"五台山"白塔寺图片均为五台山大文殊寺师父拍摄。

来源:佛教在线  20200607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