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回顾百年佛教的宏观得失

楼宇烈:回顾百年佛教的宏观得失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楼宇烈

(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辛亥革命强烈的反传统的形势下保留了一丝血脉。然而在今天这,佛教富有更大的发展传统文化的责任。20109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开幕。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楼宇烈在论坛发表题为《回顾百年佛教的宏观得失》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

辛亥革命以后佛教文献的流通是恢复佛教的资源基础。

还有就是庙宇的恢复,佛教教育的开展。

所以从佛教本身来讲,这个法,僧,道场这三方面应该说是亘古未有,从古以来从没有这样兴盛。

我觉得对学者,对政治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都把佛教作为一种推动他们来进行社会改革的某种思想,甚至他们的精神支柱。另外一个,我觉得佛教在联系传统和现代的过程中间,在社会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佛教同时也有社会道德重建的意义在里面。

近代我们的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对于拓展佛教有贡献,可以说有得有失。得,就是我们把佛教的基本的理论观念梳理的比较清楚;缺点,是认为中国的佛教偏离了印度的原始佛教,而忽略了自己佛教历史中对中国社会的应变。这种状况就是受西方研究方法的影响,还原论。

其实禅宗并非仅仅是中国化的问题,我觉得禅宗更多的是向佛陀本怀佛教原点的回归。强调佛教是实践的不是理论的。

大乘佛教还有一个倾向就是往中观、唯识方面发展,把理论搞得极其复杂繁琐,禅宗对佛教是一个极大的贡献,他把大乘佛教的繁琐化和神话的面貌,恢复过来了,恢复了以人为本,以实践为本的精神。

 

楼宇烈简历

楼宇烈教授,浙江绍兴嵊县人,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楼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佛教思想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广有影响,先后发表了《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儒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儒家修养论今说》等多部有关传统哲学和佛学方面的论著。

来源:20100914 凤凰网华人佛教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