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生、前世、今生谈佛法
□喻冀平(台湾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教授)
想知道前世、来生的奥秘吗?佛法的三世因果轮回说及禅定智慧的修持,可以帮助您参透前世及来生!
摘要
生命的真相,究竟如何?生从哪里来,死从哪里去?我是谁?对于这个自古以来的大疑问,是许多哲人、思想家、宗教人士都直接或间接地贯注精神以谋这个问题的解决。
南传《大般涅盘经》:「诸因缘合和法皆归老朽!」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下定义说:「人是向死的存在」。而每一实存主体一人,必须单独的面临死亡,人在个别的人生旅途做种种生命的抉择,生死是一个人孤独的经历。生死的探讨也是个人责无旁贷的挑战。
穆迪在一九七五年出版了一本叫《来生》的书,他搜集访问一百五十位濒死而复生的个案,进行临死经验的研究,他发现大部份的人都体验到人死后,还有一个灵体存在与延续,他建立了濒临死亡的心路历程模式。透过临死经验与佛教禅定的研究,可以发现禅定能帮助人们了解来生的世界。
文拜在一九七七年出版了一本叫《前世》的书,他报导运用催眠帮助人们进行转世投胎经验的回溯,使其从眼前的自我,回到生命的源起。他结合前世的经验与禅定中开发宿命通的研究,指出禅定可以帮助人类揭穿生死轮回的奥秘。
综合现代来世前生的探讨,显示我们必须在今生中建立开显前世、来生的方法,才能解开生死之谜,透过佛法禅定及智慧的修证,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给现代人的迷惑提供了深刻而圆满的解答。
正文
生命的真相,究竟如何?生从哪里来?死从哪里去?我是谁?对于这个自古以来的大疑问,是许多哲人、思想家、宗教人士都直接或间接地贯注精神以谋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既是如此的大,而人行的现象及其内涵又极其复杂,且富有非常的变动性,就是大思想家的观察与诠释,也往往偏执一隅,难窥全貌,因此不易于下一个最适切的综合性的解释,但这个问题又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如果由这三十多年来,在美国及其它欧洲、日本等先进国家逐渐酝酿而发展出来的新近热门「死亡学」(thanatology or studies of death and dying)的特别角度重新考察,则不难发现一件耐人寻味而发人深省的铁定事实:人人终必死亡,皆逃不过死亡关卡。南传《大般涅盘经》:「诸因缘合和法皆归老朽!」也是直指这一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artiu Heidegger)在他的名著《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进行一种实存分析,其它事物(如草木鸟兽)只不过存在着(iS),仅有人的存在才真正实存(exist)。人的存在本质即不外是单独(孤单独特)的存在,每一单独的实存不得不在各人的人生旅途,做他(她)种种生命的抉择;而每一实存主体——人,必须单独的面临死亡。生死是一个人孤独的经历,生死的探讨也是个人责无旁贷的挑战。实在地说,人人终必死亡,生命的每一时刻即是一步一步走向死的时刻,因此海德格下定义说「人是向「死的存在」」。西方存在主义者把死亡规定为人的内在本质,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死亡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自然阶段。
死亡是一个存在的实体在生命中忽然消失,人丧失生命及其所拥有的一切,死亡的不可挽回性,产生了悲剧感,是人生难以接受的生命上的挫折,要探讨它的内涵与实质却是很困难的。「死亡」自古至今一直是神秘莫测,其神秘性迄今未完全揭开。人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由于对死亡的无知。也许有人争论说,凡是还没有死的人,都没有资格谈论死亡之事;既然死了不能复活,那会有人知道死亡是个什么?死后的情形如何?西藏人将会回答道:「实在说来,世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生物,不曾死而复活过。我们每一个人,在转生来到此世之前,不知死过多少次。」近年西方的一些研究对这个说法提供了值得深思探讨的信息。
穆迪(Raymond A.Moody,JR,M.D)在一九七五年出版了一本叫《来生》的书,他搜集访问一百五十位濒死而复生的个案,进行临死经验的研究。他发现受访者都体验到人死后,还有一个灵体存在与延续,他建立了濒临死亡的心路历程模式。
穆迪大夫把受访者临死或死时所看到的情境整理出比较完整的经验如下:
「有人濒临死亡,在肉体痛苦达到最高点时,听到自己被大夫宣布为死亡,然后传来一种永世难忘的噪音,一种巨大的铁钟声或嗡嗡声,又感觉在快速通过黑而且长隧道。一旦通过,就发现离开了自己的肉体,但仍在肉体的环境内。他似乎变成观众,在一段距离之外,处在有利的位置,瞅着自己的身体,观察人工呼吸的急救行动,思潮汹涌。
其后,他逐渐控制住自己,也慢慢习惯于这种奇特的状况。同时发现自己仍然拥有一个「身体」,只是性质已大不相同,和留下来的那个身体相比,力量已大有增进。
紧接下来的是:有人来和他见面,并帮助他。隐约之中,他看到了已经去世的亲友,以及一位非常可爱而又温煦的灵魂,前所未见的灵魂——光之人——山现了。这个人问他一个问题——不是用声音问的,要他评估一下自己的一生。并且用全景立即显象,帮他回溯一生中的大事。在这趟经历的某一点时,他发现自己正在接近一道又像障碍又像边界的东西,看起来似乎是尘世一生与来生的分野。然而,他发现他还是应该回到尘世去,因为死期未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开始了挣扎,因为他当时已经体验到来生,而不想再回尘世。他已完全浸淫在欢乐、友爱与和平之中。虽然如此,他又跟肉体重合,活了过来。
后来他想说出这件事,但是麻烦来了。第一,他找不到人类的字句,足以描写那些非尘世的情节。其次,他遭到人们的嘲笑,而不愿再向人诉说。然而,这次经验对他一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对死亡及生死关系的看法上。」
一般西方人大部份都认为人只有这一生,要好好把握,尽全力追求目标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掌握这一生。但是由穆迪的研究显示有一个灵魂离开死者的身体,这种离开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濒临死亡的人在那个境界里心里很平静,同时他们会从肉体外看到自己的肉身。中间他会通过一个「非常黑且深的隧道」,现在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另外他们所说的另外一个身体,好似纯粹是一个意识。
有一部份的人认为「东西没有重量,碰到别人,别人也不会感觉到。他也可以感觉到自己可以穿过房子,要到什么地方,都可以随心所欲而去」。此外,还有人把灵体形容成一片雾、一片云,是一种「能」的形状;同时在那种情形下,没法感觉时间的变化!有一部份人就认为这是他的自我、人格、或一种能量的显示,但目前科学仪器似乎都没有办法探测到这种东西。这个称做灵体或灵魂的,他的视觉、听觉都非常灵敏,可以直接感觉人的心灵的想法。如果原来脚受过伤而少一条腿的,会发觉他的灵魂是完整的——原来灵魂与肉体是不相干的。在那时候,他会感觉很孤独。接着会出现一种光,如果有宗教信仰的就会和宗教牵连在一起,例如有人认为那光是基督或天使等等,有一些人则把见到的叫做「光灵」。这光灵似乎在一旁强调人生两件大事:学习去爱人,并努力去求知。当这些人回到阳世后,他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变,会不太重视物质,对人生命最终的哲学变得非常灵敏;有人认为心灵最重要,事实上躯体的表像则是次要的(肉体只是心灵暂住的躯壳)。大部份经过这种历程的人,对于死后还有生命这一点不会有任何怀疑。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状态转化成为另一种状态,也可解释成为进入一个更高的意识或生命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几个当事人在通过这些经验之后,突然得到所谓「通灵」的超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濒临死亡的人在灵魂离开肉体之后,通过黑暗,而后光明显现,他的肉身和这个尘世就消失掉了。《来生》一书中提出一篇相当曲折的报告;光灵曾经预告一个人的死亡,并在他濒临死亡时来接他,这个人也预备好离开人世;但后来耽心他太太无法教养好所收养的侄子,他觉得如果他在,侄子的问题就可解决,所以来接他的光灵就对他说:「你是为别人活下来,所以会如你所愿,你要继续活下去」。
穆迪在死亡的探讨中尝试寻求平衡的例证,也就是要从古往今来各种文明的玄奥典籍中去找出相关的例证来。像柏拉图极力主张理性及逻辑的运用,并从辩论获取真理及智慧,但他认为也只能到达某一层次。因为他是一个冥想家,认为人只有在通过启蒙性及探索性的神秘经验后,才能得到终极性的真理。他相信除了感官性及物理性的世界之外,另有不同水准及不同容积的实体存在;因此他认为物理性的国度只有在参考那「更高」水准的实体之后才能真正地加以了解。根据这些认识,他的兴趣大部份集中到人类无实体性及意识性的灵魂,而只把肉体看作灵魂暂时的载具而已,难怪他对灵魂在肉体死亡之后的命运特别感到兴趣。他的《对话集》中,<费多篇> 、<葛吉亚篇>及<共和国篇>就是针对这个题目的论集。
柏拉图的作品充满了与本文前一章中完全相同的描写。举例来说,柏拉图给死亡下的定义是:一个活人的非实体性的那一部份(灵魂)和物理部份(肉体)的分家。他更进一步说,人类非实体性的那一部份所受到的局限远比物理部份所受的局限要少。因此柏拉图特别指出,时间在感官性世界之外的那些国度中并不是一个基元。那些国度是永恒的。若用柏拉图惊人的语句来解释,我们叫做时间的那个东西不过是永恒的「动态」而不真的反射罢了。
柏拉图用了很多章节去描写灵魂如何脱离躯体,如何跟去世之人的灵魂相会、交谈,如何藉护灵的协助使自己从物理世界转化到另一国度。他也提到,有些人在死亡之后会遇到一艘船,船载他通过一片辽阔的水域,到达死后人生的「彼岸」。在<费多篇>中,不论剧情的安排也好,穿插的辩论也好,以及使用的语句也好,处处都集中到一个论点:人的躯体就是灵魂的牢狱,而死亡正是灵魂的越狱逃亡,是解脱。
除了柏拉图的著作外,穆迪大夫还引用了相关《圣经》、《西藏度亡经》,及瑞典科学家记载的资料都可以与他所搜集的濒死经验互相验证。
《来生》一书说明几件事:
㈠灵体离开肉体后,没有肉体而有存在的感觉。
㈡灵体没有肉眼,却可以看。
㈢灵体可以看到自己的肉身。
㈣光灵的存在。
㈤灵体可以以心意与光灵互相沟通。
如果能够验证灵体的存在与否,可以帮助我们解答死后的世界——来世。《来生》中所提到的灵体与我们的意识与心有密切的关连。为了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先思考我们是否离开肉眼而有看的能力。答案是确定的,当我们睡觉作梦的时候,我们在梦中可以看到东西,而在梦中看的时候,我们并不是靠肉眼而有看的能力。一般而言,梦是心灵的活动,所以心灵有看的能力。其次如果我们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开显出自己的灵体,就可以证实灵体的存在,也可以消除对死亡的不了解。证实有来生,正如容格所说:「我们不可忘了生命得以无穷尽延续,对许多人是有重大意义的。他们因而能活得更通达,感觉更好,也较安稳。」
下面要举几个例子来帮助我们思考活着的时候开显出灵体的可能性:
【例一】:圆瑛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的第一任会长,他在廿一岁的时候,从福建去苏州参一位禅宗大德,叫作治开和尚。然后他就参「什么是我本来面目?」他连参三年,决心要见本来面目,了此生死大事。三年后,他廿四岁,曾闭关打禅七,一心参究,到了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的程度。一切时一切处,他的心就照在这一句话头上:「什么是我本来面目?」到了第十天的下午,打了二板香,止静之后,参究间得力,心身忽然空了,身也没有了,心也没有了,内外都虚融,环境也没有了,入了一种定境。这个时候的法乐,实非言语所能形容。
【例二】:虚云禅师五十七岁闭禅七,一次手拿着杯子接开水,没想到水浇到手上了,杯子掉在地上,「啪」的一声响,虚老悟了,当时写了两个偈子:
㈠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㈡烫着手,打碎杯,家玻人亡语难开,春来花香处处香,山河大地是如来。
【例三】:太虚唯心的自传中记载,当他十九岁那一年(一九0九)他在慈溪汶溪的西方寺,阅读《大藏经》中的《大般若经》而得的悟境如下:
积月余,《大般若经》垂尽,身心渐渐凝定。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剎,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坐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
【例四】:《憨山大师年谱》记载大师的悟境。憨山大师二十八岁到处参学,曾到盘山顶上,见一茅蓬,有一个和尚在里面打坐,不理憨山大师。那和尚吃饭,憨山大师跟着吃;那和尚喝茶,他也跟着喝。后来吃饭时间到了,憨山大师就给那和尚做饭;喝茶时间到了,就煮茶;吃完了就自己经行。如此到第七天,那和尚才跟憨山大师说话,那和尚说:「我住此岩三十余年,今日始遇一个同风。」有一晚吃粥,憨山照样在山顶行香,站在那里定住了,觉得天地世界,在一片光明中。他进了茅蓬后,那和尚一看,就开口了:
「告诉你,此乃色阴区宇,你功夫作到这个境界也不过如此。老僧在此三十年,夜夜经行都在此境中,有啥稀奇!」
【例五】:泰国阿姜查的弟子在《静止的流水》一书中记载他的禅定经验:
那天下午,在我修习的禅坐中出现了一种身体好像消失了一般的特征。我无法感觉到手或脚的存在,而且也没有身体的感觉——我知道身体是在那里,可是却感觉不到。下午,我有机会去跟阿姜查作礼,我便向他详细说明我的体验。他说,这些是心和三摩地(正定)结合时所出现的特征,所以我应该继续练习。
综合上述的例子,这些修行人都有在禅定中身心世界消失,进入一种光明的境界——没有身体的感觉,可是有存在的感觉;同时现前的世界消失,但可以看到光明。把临死的经验与禅定的经验相结合,可以看出其相似处。这说明禅定时可以开显出灵魂的境界,一个人如果有多次如上禅定的经验,他可以确定即使身体消失了,他仍然存在,有一个不随身体损毁而消失的心灵。在印度佛教所传说的轮回观念,并不是一种信念,而是可以借着深入禅定而证实的。问题是为什么禅定中可以开显出部份临死的经验?答案是:一个人死亡时,他的肉体已经因病、意外、伤亡,使他的灵魂觉得这个肉体不堪继续使用,因此灵魂便暂时脱离肉体,而使人们体验到灵魂的存在。长期静坐参禅的人深入定境时,因不运用肉体与这个世界打交道,因此心灵便开显了部份灵魂的能力。人的心灵一旦执着这个肉体与这个世界时,灵魂的能力便被遮蔽了;若运用禅定修行,减少对肉体与世界的执着,禅定的神秘经验便可开显。我们的心灵隐藏着灵魂的能力与奥秘。因此静坐参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灵魂的存在,使人们可以探讨死后的世界——来生。西藏人把历经死亡时的意识状态做「临终中阴」。
《西藏度亡经》中记载处于中阴境中的神识具有着若干有漏的超常感受能力,系指此种超于常人的感觉能力,译为「神通」或「通力」,常述者有六种,谓之「六通」:
㈠天眼智证通,为超常的视觉能力;㈡天耳智证通,为超常的听觉能力;㈢他心智证通,为识知他人心识的能力;㈣神境智证通,为识知不可思议能力的能力;㈤宿命智证通,为忆知前生前世生活情形的能力。㈥漏尽智证通,为破灭烦恼生死有漏过患的能力。以一般死者而言,此类的超常感觉能力,颇为有限(或有漏),且只有在死后的中阴境中才能起作用;但对佛陀或修行有成的瑜伽行者而言,则是一种永恒而又无限(或无漏)的能力,在任何一种心识境界中皆可发生作用。
把死者在《来生》一书中表现的特殊能力,如灵体中相当于肉体的视觉及听觉敏锐异常;直接的思想交换方式;世界任一地点,可以随心意立即到达;以及光灵协助灵体诱发回忆他们的一生——这些能力与《西藏度亡经》中所描述的中阴身的五通能力;㈠天眼智证通㈡天耳智证通㈢他心智证通㈣神境智证通㈤宿命智证通是惊人的相似的,修行有成的瑜伽行者显然是运用静坐禅观开发了灵魂的能力。
如果死亡确实是灵魂离开了肉体,而且死后仍有灵魂的生命,那么出生前是否也有「前生」的存在泥?
海伦文拜博士(Dr.Helen,Wambach)在一九七七年出版了一本叫《前世》的书,他报导运用催眠帮人们进行转世投胎经验的回溯,人们从眼前的自我,回到他们的源起。催眠是一种把人的思考由意识状态带进潜意识状态的过程;被催眠后的奇特现象可分为六大类:㈠被暗示灵敏度增强;㈡感官上的转变;㈢体形和体能的转变;㈣超级记忆力;㈤时空倒流;㈥产生第六感的能力。海伦博士运用催眠让受测者集中精神回溯童年记忆,让潜意识里的讯息浮现出来。受测者回忆到他们投生的经验,催眠时海伦文拜博士让受测者在放松平静的情况下随着「投生之旅」诱导词导引,回忆心灵体入胎的经过。在催眠的后半段,他诱导受测者观想美丽的白光拥抱着受测者,大能的光波轻启静坐在心窝的花瓣,大能的光波也为受测者的心及躯体,带来了光明与静怡。在催眠结束前,想象有个光明的大能进入头顶,一阵舒畅之感扫过全身;大能通过全身之后,被催眠的人就完全清醒过来。受访者回答资料的分析,显示很多人的灵体是跟着胎体分开的某种东西。他们离开一个好美、好亮、开朗的地方,进入肉体的世界却是那么迷失。以百分之九十的受测人的体验来说,死亡是愉悦的,而出生——也就是去活另一辈子——是令人伤心而恐惧的。这和我们这个文明一直公开宣示对生命的钟爱恰好相反,不少人是没有选择余地来投生。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多数人选择二十世纪来投生的理由,是基于这是一个具有精神成长莫大潜力的时代。他们都用了非常相似的语句表达了这一点:「我选择二十世纪,是因为它是地球改变以及意识层次提升的时期。」「我选二十世纪,是因为这个世纪是个觉醒的新时代的黎明,好多好多灵魂都会提升人类一体(oneness)的另一层面。」「我选择二十世纪的后半期,是因为很多高等灵魂都在投生之中,我们可以携手去得到世界和平,去成就人类的大我感(a sense of the total self of mankind)。」
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受测人来投生,是念念不忘如何去成就各自的那份因缘,所以选择此时投生,只因为他们在前世所认识的其它人也计划来投生。关于投生的灵体,从七百五十人的答案所透露的最惊人的结果是:其中竟找不到一个人能弄清楚他的「真实而内在的自我」到底是男还是女。那个在世世运动,搜集经验,而且不断成长中的「实体我」是在性别之上,而且必然是两种经验——阴与阳,雄与雌——兼而有之者,从而达到更深一层的认识。有关双胞胎受测报告说,他们在往世,甚至世代间的空档,就和另一双生非常亲密,所以才决心以双胞的方式再来过一辈子。
布莱恩·魏斯博士(Dr.Brian L.Weiss)运用「前世疗法」的奇特医疗潜能,写出《前世今生》及《生命轮回》(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二书,书中介绍许多透过催眠揭露多生轮回的经过而达到治疗的实际例案。大部份的患者是透过催眠而回溯前世的,另外有些人是运用冥想、逼真的做梦经验,或是借着密集的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自发地唤起前世记忆,许多患者的长期症状,如莫名的惧怕、肥胖症、反复的毁灭性人际关系、身体的疼痛或疾病……都已不再复发。
这种情形并不只是安慰效果而已。一般而言,他们并不属于易受骗,或易受暗示影响的那类人。他们都能忆起前世的名字、日期、地形、生活详情。回想起前世的情形之后,他们也都痊愈了。或者比治愈身心症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当肉体死亡时,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死亡。人的灵魂不会随着肉体死亡,灵魂能在肉体生命结束后,继续另一种生命之旅。
魏斯博士建议运用冥想的方法来探讨「前生」,这技巧能帮人放松心情,使心灵集中,浮现潜意识的资讯。只要你放轻松些,内心祥和,静观一切,心中无杂念,就是处于冥想状态。其实这和静坐与禅观是相吻合的。「前世」的探讨可归纳为打开潜意识,恢复前世的记忆,而体验到灵魂的存在。一般而言,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记得自己上一次死亡的情形;由于这种记忆上的缺失,绝大多数人都不记得前一次的死亡经过。正如他们记不起最近一次出生一样,但却不曾怀疑自己系由最近一次的诞生而来。他们有所不知,一般作用的记忆,只占吾人通常意识的一小部份而已;而我们的下意识记忆里面,却记录并保存着以往的每一种印象和经验,只是并非清醒的心所能追忆罢了。
从潜意识探讨前世,与佛陀本身所留的言教互相一致,由《增一集经》中所讲恢复与生俱来的潜意识记录的瑜伽法门看来,可说十分显然。佛陀曾经亲口宣称他的一位名叫苏频陀的弟子为「宿命智」第一,能够有系统地回忆五百劫中的前世情形;并在同一品经中宣称他的一位名叫跋陀罗加卑梨耶的女弟子为「知前身」第一,能够溯知此生之前的历世蕴身。《清净道论》记载修行宿命通的方法,比丘必须修习禅定,从初禅逐一进至四禅。这四禅就是能得神通的禅定,从四禅出,他必须回忆细想一日一夜间他所做的所有的事,这一措施可使得那事记得很清晰。照这次序逆溯,他应当逐步追忆到前一天、五天、十天、半月、一月、一年、十年、二十年,一直到他此生在胎中受生的时候;接着他就必须回想在前一生临终时的名(精神)和色(肉体)。他应当一再地进入那能导致神通的禅定,而每次从此定出,他就可再追忆一段时间——这种由禅定所生的智能,使他能记起许多的前生。
结合前世的经验可看出心灵与灵魂有极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潜意识贮藏着灵魂活动的记录;而魏斯博士也建议利用冥想探讨前世,这与禅定中开发「宿命通」是一致的。问题是禅定为什么可以开发「宿命通」来探讨前世,答案和前面解答禅定开发「来世」的经验是相关的,禅定中修行人开启了灵魂的能力,因此「前世」的神秘便被打开了。
值得重视的是修行人的禅定是在「今生」进行的,显然我们可以在「今生」透过禅定修行的努力,开发「来世」与「前生」的奥秘。
综合现代对来世和前生的探讨,显示我们必须在今生建立开显前世与来生的方法,才能解开生死之谜。由前述的讨论,很明显地在佛法中禅定及智慧的修证,是我们探讨生死轮回的重要工具。《憨山大师梦游集》中说:「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开创佛教传统的释迦牟尼佛以身作则,始于生死问题的探讨,终于生死问题的彻底解决。他当太子之时,虽在欢娱和乐之中,却深深感到世间的财宝和富贵之类都不能使他安身立命。有一天他出游城外,亲身睹见生、老、病、死等等苦患,更感人生的无常,众苦的悲切。二十九岁时,终于毅然舍离妻子、珍宝和王位,遁入山林,探求真实安稳的无上解决之道。经过一些名师的指点,也修过严肃的苦行,前后历六年之久,一日悟觉禁欲苦行对解脱毫无帮助,开始审谛思维良久。据说四十八日之后,释迦在夜晚进入禅定,思维真谛,终于了悟生灭因缘,妙契宇宙真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树下开悟成道之后的释迦牟尼佛开始宣扬佛教解脱之道,直至八十岁圆寂入灭为止,未尝间断。
悉达多?乔达摩本来应该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但是他却放弃王位而成为「三尼耶新」(Sannyasin)。「三尼耶沙」(Sannyasa)的意思是「舍弃」或「除去」。「三尼耶新」不是僧侣,而是一个舍弃三界、独来独往的苦行僧。他之所以舍弃,是因为他厌恶世俗的一切欢乐和享受。「三尼耶沙」不是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即是目的,是一种欢喜的解脱。印度的三尼耶新有很久的历史。在《梨俱吠陀》(Rig Veda)中有这样的记载:「苦行僧,穿着褐黄色的袍子,穿梭于风中,具有慑服诸神之能。」这样的超凡人物,显然无拘无束,想去那里,就到那里,「如风一样的自由自在」。
从古老的传说及记载中,我们知道悉达多·乔达摩有妻也有子,但是他有一天毅然决然地离开温馨的家园而去当牟尼。牟尼意为离世独居的修行圣人,亦即苦行僧。
历史记载着:「苦行者乔达摩,在盛年之时,剃掉头发及胡子,着上黄色袍子,离开自己的家室,过着「无家」的生活。家庭生活是牢固的枷锁,只有离开家室才能拥有自由。这是当时他所想,所以他离开了家。」
据说释尊在平时也能随意入于心识俱谢的甚深禅定,所以说:「佛身常在定。」事实上这是由于释尊熟娴于禅定之故。在佛教的传记中孩提时代的释尊,在一次全国性的农事丰收狂欢日里,释尊竟毫无困难的入定,赢得净饭王与诸大臣的赞佩。甚至在舍弃王储之尊而修行的时候,释尊很快就证得那两位外道仙人(即阿罗罗伽罗摩与郁头伽罗摩)认为是最高的理想——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可见释尊在先天上就已经拥有易于入定的生理、心理特质。释尊在定中夜睹明星而证道。证道以后,据说他还停留在定中七星期。往后的一生中,释尊亦常常入定。例如原始佛典所载,释尊曾入定半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在此期间,除了供养食物的信众外,释尊不曾接见任何人。释尊之弟子亦常常住于定中。
复次,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里,出家比丘的标准生活型态是这样的:晚上十点熄灯就寝,凌晨两点起床;由凌晨两点到早上六点打坐修定;早上六点到十点出定,并洗刷盥洗,打扫住处,外出乞食托钵;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斋后休息或打坐修定;下午两点到六点,继续打坐,或出定为其它比丘、信众说法:晚上六点到十点则继续打坐修定。由此可看出:比丘大部份的时间都用在打坐修定的行持上。据说比丘在和合共住之时,所作为有二事:一曰「圣默然」,一曰法谈。前者是打坐修定;后者为论究佛法义理。其它世俗的闲聊,则被讥为无用的「畜生论」,这在和合僧团是严格禁止的。「比丘」言必为「法谈」,行必为「默然」——修定。这恰好与定慧相应;因此舍弃世俗,割爱辞亲,其目的就是证得正法与般若慧。
释尊入灭以后的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习称专门在禅定上下功夫的比丘为「禅师」后来名之为「瑜伽师」或「瑜伽行者」。由上述可知释尊及其弟子舍弃世间贪爱,在长期的禅定中由定生慧,终于觉悟无上妙理。
禅定除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来世」与「前生」轮回的现象,也开启了更神秘的问题。「来世」的世界是一种怎么样的世界,由佛陀及其弟子长期禅定的经验所流下来的教示,可知世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人住的是欲界,以粗重的俗欲为生存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欲界的六欲天上,那五欲之追求转变微薄而变成微妙的细欲。这细欲是精神上的静思默涉定境。在色界的四天,粗俗的意念已消失,只剩下迷恋禅悦和形色之心欲。到了无色界的四天,那贪恋美丽形色之欲也被化为沉醉于无形相禅悦的境界,但是这种禅悦并不是永恒的快乐,因为它还必受定力的主宰,定心一衰,心即刻不稳定,烦恼仍有,故此天界的众生也还不能完全摆脱痛苦的境界。三界的众生都有生死轮回,天界之乐并非永恒之乐,只有出三界的湼盘才是常恒安稳不变。轮回的灵魂在三界中生死轮回,虽然使死亡的忧虑减少,但如果灵魂不死而又得在三界中长期轮回流转,每次轮回都要面临生老病死等苦痛,岂不也是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既然禅定提供了部份答案,更深入的禅定可提供更完整的答案。
据说乔达摩曾在菩提树下入定,而这「十二因缘」就这样展现出来。这时佛陀一定在问:什么是老、病、死、痛苦悲伤的原因?或者到底什么因素使我们会有老、病、死等遭遇?他找到了答案了,那就是「生」——是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病、死、痛苦、悲伤。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生」呢?那是因为「有」(becoming)是一种连续不断存有的现象,是动态的存在。现在我们来看佛陀如何对阿难讲解「有」的意思(取自《长阿含经》中的<缘起论品>):
「阿难,我曾经说过,「生」缘起于「有」,这就是说,假如不论在欲界、色界或无色界中,没有任何形式的「有」存在,如果一切事物停止存在,那么会有「生」吗?」「不会。」 「所以「有」是因,是「生」的起因,「生」因「有」而起。」
「究竟什么东西会导致「有」呢?」
「「取」,执取。」
「那么什么东西迫使我们去执取呢?」
「「爱」,爱欲。」
「那么爱欲又是因何而生呢?」
「「受」,感受。」 「那么什么东西使我们有感受呢?」
「「触」,接触。」
「那么「触」又因何而生?」
「因为知觉器官及外界事物相遇所致。」
佛教中的知觉器官有六,称为「六入」(或六根),除了眼、耳、鼻、舌、身五官知觉外,尚有意识,意识是专门处理思想理念的。
「那么这「六入」又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名色」,即心身。」
「而色身及心识又是从何而生?」
「是由于「识」所生。」
「那么「识」又从那里来?」
「来自「行」,身体或心智的行为。」
「「行」又缘起何处?」
「缘起于「无明」。」
「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世间所有,「支」即支分,谓所谓生死流转皆不出这十二支分。第一「无明」是心愚痴,痴暗义。第二「行」是造作义,依痴暗的念头,而有所造作,因属于身、口、心的行为,故亦名「业」——这二支是过去的二因。由于过去世因熟,乃生现在世的五果,亦即第三「识」,为今生投胎的识(灵魂)。第四「名色」,「名」指心,谓其但有名而无质;「色」指质,属于色法。「名色」即是五取蕴——色、受、想、行、识。第五「六入」,是六根,包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第六「触」是六根与环境接触,六根对六尘外境而生六识。第七「受」,「受」是领纳、接受的意思,也就是五蕴心法中受、想、行、识的「受」。六根六尘相对,便引起苦、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对苦受厌弃,对乐受贪着。由现世所领受的苦乐遭遇,复种三因。第八「爱」,于环境生种种爱欲也。第九「取」,因贪爱而生起执取之念也。第十「有」,「有」就是业的意思,由因爱而取,所造下的种种善恶之业,感召生死的果报。果报范围含三有,一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因中,「爱」、「取」与「无明」有密切的关系,「有」同于「行」。由现在世三因,再生未来世二果。第十一「生」为未来的受生。第十二「老死」既有生,必有死,法尔如是——以上共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的一切因果,仍受业力支配。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此即缘起之定义。「十二因缘观」者,实就老死问题,如实观察,辅以禅定的证悟而建立。「十二因缘」中的「行」是有为的造作心。在《佛陀的启示》一书中,提及佛的证悟:「如果我将这纯净的舍心集中于空无边处,而生一心与彼相映,是知该处乃心所造,是有为法;如果我将此纯净舍心集中于识无边处,于无所有处……于非有想非无想处,而生一心与彼相应,是知该等处皆是心造。」于是,他不再以心造作,亦不以意志求生存相续,亦不求灭;因为他不造作,不求生存相续,亦不求断灭故,他对世间心无执取。心无执取,则无所窒碍;无所窒碍故,心得彻底完全的平静(内心的寂灭)。于是他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有为的造作心,可对应到三界,前述佛的证悟,显示他在四空天无色界如此高级的禅定,仍是有为心的造作。因此「行」可对应入胎前及禅定中,有为心造作所对应的三界;一旦有为心的造作消失,无明消失,修行人即可证入涅盘。对于涅盘,佛曾说:「比丘们啊!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如果没有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即无从得解脱。因为有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故,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能得到解脱。」又说:「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长宽、虫细、善恶、色名等等观念也一律摧破无遗。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无来无去亦无停留,不死不生亦无根尘。」
在禅定中开显了前世,以及来世的灵魂,而此一灵魂乃今生的心灵,由禅定中了悟心灵的造作感应三世轮回,透过智慧与禅定的修行使心灵不再造作而证入湼盘,这是「十二因缘」中「行」及「无明」的消失而得到的解脱。由「十二因缘」中「无明」与「行」对应前世,而由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复种下三因:「爱」、「取」、「有」,「有」含有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这是由今生开显出「行」的三界;亦即开显出前世、来生,复由来生二果产生未来的「生」及「老死」。「十二因缘」以前世、今生、来生及生、老死配合,于今生开显出三界,即组成小乘有部的三世两重因果说。
「十二因缘」若照「流转门」:「十二因缘」的每一支,皆有因缘果,因生故果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为一切有情历三世,受轮回的因缘。很明显的,由于「无明」既生,其下的十一支乃不得不生。若依佛的启示,修行禅定,六根不贪恋六尘,开显出「识」(灵魂),进而开显出「行」(三界),溯源至「无明」;由「无明」灭,而开显出「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十二因缘」的每一支,皆由因灭故果灭。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是为一切行人出三界的修证。由「无明」灭,而灭相续的因缘。《过去现在因果经》说:「如是逆、顺观十二因缘,第三夜分,破于无明,行相出时得智慧光,断于习障,成一切种智。」
「来生」与「前世」的研究提供了佛法更丰富的内涵,透过对「来生」与「前世」的探讨与禅定智能的修持,为生死轮回苦海的人提供了生死的真相以及迈向解脱大道的方向。
来源:2008年11月18日 《佛学与科学论文集》 /佛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