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炉峰 慈联天下 绍兴佛教 佛界要闻
   
  • 此栏目下没有新闻
  •  
     
    学诚法师接受《纽约时报》专访

     

     

    学诚法师接受《纽约时报》专访

    能传播出去的佛教才是好的佛教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237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友谊宾馆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Ian Johnson的采访。早在1984年就来到北京工作和生活的Ian Johnson受中国文化熏陶已久,他有一个地道的中文名字——张彦。此前,他就曾留意关注过学诚法师的多语种微博,对传统的佛教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播怀有浓厚兴趣。近一个小时的交流时间里,学诚法师谈笑风生,记者专注聆听,气氛非常融洽。

    新形势下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文化交流

    纽约时报:最近十到二十年,各大宗教在中国发展得都比较快。您认为社会对于宗教有什么需要?有些人认为是信仰的危机,人们缺乏信仰,您怎么看?

    学诚法师: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到现在三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宗教领域也是如此。

    尤其是最近的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猛。物质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精神生活乃至宗教信仰的需求就越来越大,这是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现象。人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同样也有精神生活。宗教也就吸引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这就是信仰的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纽约时报:你用的新媒体比较多一点?

    学诚法师:对,八种语言。这本书(指新出版的《和尚微博——北京龙泉寺的365天》)一页就八种文字。

    纽约时报:这个计划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学诚法师:现在中国佛教跟世界各地佛教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但是了解中国佛教,了解中国佛教出家僧侣生活状况以及出家人的想法的人并不是很多,其原因就是语言的障碍。我
    开了多语种微博,一共八种:中、英、日、韩、俄、德、法、西班牙语。这样,大家要了解到中国佛教寺庙的点点滴滴,就能够更加直观,知道我们庙里每天发生些什么事情,实现大家沟通交流的便利。现在文化交流,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语言翻译问题。语言能够架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纽约时报:我听说您在政协有个提案(题为《从媒体传播看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能不能讲一讲?

    学诚法师:我这里面主要的意思是说,现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互动已经成为常态,西方的东西到东方来,东方的文化也传播到西方去,差不多每天都在发生。在这种常态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如何能吸收不同领域文化里比较好的成分来丰富、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就变得非常重要。佛教也是如此。我觉得佛教要吸收现在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其他文化中优秀的成分,才能发扬光大。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国家、其他的文化也是如此。我觉得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问题。

    纽约时报:具体来说,您认为政府该做什么?

    学诚法师:现在我们国家政府也非常鼓励、支持传播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佛教过去有很多志愿者,他们把古印度的梵文、巴利文翻译成中文。现在我们要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这样不懂中文的人才能够看得懂。

    所以我觉得政府除了办孔子学院、培养人才、以及翻译介绍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以外,还需要有更多的人才。

    在中国,可以说对西方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小学生都开始学英语,你到书店去看,非常多的国外书籍翻译过来。但在外国,懂中文的人很少。这样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差异性很大。如果外国人有很多人懂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就不会有很多的偏见、误解。我觉得这个跟文化有关。

    但是在把我们的东西翻译出去让外国人了解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所以我就想在这方面多做一点努力。要让人家喜欢看,能够传播出去的佛教才是好的佛教。

    中国佛教信众的信仰层次

    纽约时报:通常来说,在中国什么类型的人比较容易信仰佛教?

    学诚法师:现在各个层次的人都有,信仰的层次也不一样。可能刚刚开始,烧香,跪拜或是做一些供养;到第二个层次,他可能会去研究佛教的经典,研究佛教的理论;再深一点可能就会去念经、做早晚功课、吃素念佛,当居士;再深一个层次,他可能就出家。所以我觉得还是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这跟过去可能不太一样。过去农民比较多,现在中国农民不少也都变成城里人了。城里的人已经比农民多,情况在发生变化。

    纽约时报:对,是去年年底,城里人的数目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村人。这个也是您发展微博的一个原因吗?

    学诚法师:我开微博,目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便利来接触、了解佛教。否则现在人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天天往庙里面跑。往庙里跑也要花销,要花钱和时间。此外,一个人一天往往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学很多东西。所以我每天给他一点点,慢慢就会潜移默化,就会有影响与作用。

    寺庙学修功能与旅游功能的协调管理

    纽约时报:很多寺庙旅游的人太多,就跟真正的信仰有了冲突。您的寺庙没有这个问题?

    学诚法师:我觉得这涉及到寺庙管理的问题。因为过去我们很多的寺庙都是宫殿式的结构。天王殿、大殿、观音殿、斋堂、禅堂等,就像小故宫一样。这样出家人修行生活区与公共活动区不容易区分。那么,我提倡现在的庙参观的区域和出家人修行、生活的区域应该严格分开。这样,就能够保证寺庙既能够发挥参观游览体验方面的功能,又能够保证寺庙的出家人不受到游客的影响。

    全球化与新时期的宗教信仰特征中国有多少佛教徒?

    纽约时报:中国信仰佛教的有多少人?

    学诚法师:这个我们没统计过,答案不容易很确切。但是我总的感觉这个数目至少是用亿来计的,肯定不是用万来计的。

    因为不好统计,比如上庙里去磕头、烧香、跪拜,算不算?这个不好说。有宗教行为,算不算宗教信徒?

    要都算进去,这个数目就很大。如果不算进去,那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数目——至少对佛教有好感的人是非常多的。中国的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民俗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宗教面临的情况跟之前已经不一样了。两三百年前,科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很单纯的。上个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家对于和平的愿望都非常的强烈。世界大战的发生,对人的毁灭、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过去的宗教考虑的可能只是它自己一个宗教,那么它现在要同时面对很多的宗教与教派。

    其次,现在许多个人有宗教信仰,但是他跟宗教组织没有关系,他不在哪一个宗教组织的管辖之下,但是他也有宗教方面的情感。有些人可能各种宗教都接触,这个教学一点,那个教也学一点。还有,现在世界上所出现的这些新兴的教派,有的最后甚至演变成邪教,这些问题都是新问题。

    来源:20120309 佛教在线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