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宗教教规教义中“节约”的内涵
作者杨文平、王凡(山西省临汾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成由节俭败由奢”,奢侈浪费是败家败国的祸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寺观教堂和信教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在宗教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寺观教堂的宗教节日讲排场、比阔气,大吃大喝,浪费现象严重;个别地区的教会,在自己没有实力建造大教堂的条件下,却去各地募捐,向信教群众摊派,这无疑增加了群众的负担,也有违节约的原则;个别教职人员贪图享受,开豪车,进高档饭店,大肆挥霍等,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在全社会都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今天,深入挖掘各宗教教规教义中节约的内容,开辟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在宗教界倡导厉行节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佛教的清规戒律中写道:“三衣一钵,粪扫衣百纳衣,施主一粒米大于须弥山”。《沙弥十戒威仪要录》和《四分律》规定,吃饭时若将饭粒掉于地下,则捡起来予以集中用于施予禽鸟,或遇饭中有谷,应去皮食之,或集中喂鸟;僧人不能眠坐高广华丽大床;卧具未及6年不能舍去而更新等。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反对上层社会的人们生活奢侈,恣情纵欲。《道德经》中写道:“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主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并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伊斯兰教《古兰经》中写道:“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浪费,真主确是不喜欢浪费的。”“你应当把亲戚、贫民、旅客所应得的周济分给他们,你不要挥霍;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提倡勤俭朴素、反对挥霍浪费是穆斯林的传统美德,作为穆斯林,首先应当为“两世吉庆”而积极奋斗,并选择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正确对待今世的浮华与享乐,并且不为满足自己的欲念而挥霍浪费。
基督宗教的《圣经》中讲道:“爱宴乐的,必致穷乏,好酒爱高油的,必不富足。” 基督宗教反对浪费,不主张铺张。《创世纪》中记载上帝把创造好的大地交给人来管理,人是上帝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中介。因此,人是自然的管家。《圣经》要求管家务必“忠心”地管理好上帝所托付的管理使命,不浪费上帝赐给人类的资源,否则是“不义”的管家。《圣经》中还讲到,“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上帝虽然应许人类供应所需用的一切,但从未纵容人们可以浪费。
在宗教界内部倡导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使每一位信教群众树立“崇尚节俭,节约资源”的理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2014年03月05日 中国民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