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炉峰 慈联天下 绍兴佛教 佛界要闻
    · 炉峰禅寺甲辰年龙华法会即将隆重… (04-06)
 
 
传戒法会:三坛大戒法会简介

 

 

浙江绍兴南镇会稽山炉峰禅寺传授三坛大戒法会系列报道(9

 

传戒法会:三坛大戒法会简介

 

 

 

   

 

三坛大戒为汉传佛教出家僧人的受戒仪式,依初坛、二坛与三坛正授,分别得到沙弥(尼)戒、具足戒、菩萨戒的戒体。

作为一位戒行具足的比丘或比丘尼,除了要有崇信佛法的坚定信念和恪守清规的顽强意志外,首先必须经过佛教戒律中规定的程序。即在剃度出家后的几年或更长时间,履行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三坛大戒”的隆重仪式。这种仪式在设置有专为佛门弟子传戒的戒堂和戒坛的各大丛林举行。

对于丛林的方丈和尚来说,称为传戒;对于求成者来说,称为受戒;各地丛林的传戒法会,在时间安排上有不同,或每年举行,或隔年举行,或三年举行一次。会期也各异,或春,或秋,或冬。

传戒分为三级三次,称为三坛:即初坛传授沙弥戒,是事务最繁忙的;二坛传授比丘戒,是场面最隆重的;三坛传授菩萨戒,是教仪最神圣的。

传授沙弥戒,从进堂到圆戒共需十余天,占整个戒期约三分之二,在三坛传戒中所用时间最长。这是因为传每一种戒,都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如挂搭、请引礼师、道喜看单、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衣钵、露罪忏悔、呈罪称量、登坛受戒等。同时,新戒对丛林规矩和传戒礼仪都很陌生,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学习演练。而在传比丘戒和菩萨戒期间,这些仪式可以相应省略,演练时间也可大为缩短。

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必须受的大戒,是最重要的戒。受了此戒后才算是释迦佛子。受戒时必须具足一切条件,如特定的监察僧人(十师)、特定的受戒场所(戒坛)、特定的法会程序。这些程序有编签习仪、请戒开导、通白二师、教衣钵法、审戒忏悔、登坛受戒等。

受菩萨大戒是三坛传戒中层次最高的戒,大德释迦如来为汝等作得戒和尚,大德文殊师利菩萨为汝等作羯磨阿闍黎,大德弥勒菩萨为汝等作教授阿闍黎,大德十方一切如来为汝等作尊证师,大德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为汝等作同学等侣。传戒的仪轨没有初坛和二坛复杂,但也要经过乞戒、通白、开导、审戒问遮、开示苦行等,更必须如法授受。

 

 

 

 

 

 

 

 

 

        

 

小资料

 

在佛教中,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统称出家四众弟子。

比丘,指出家男众,梵语中比丘的原意为乞食,因古印度时的比丘主要靠乞食维持生活;同时,比丘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含义。比丘又可称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略语,意思是“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方可称为“众”(旧译作四比丘以上)。

世俗称比丘为“和尚”,梵文为“邬波驮耶”,意译为亲教师、博士,与一般所称“师父”的意思相近。但实际上,“和尚”的意义远不止此,有资格道行、堪为人师或住持(方丈)方可称为“和尚”或“大和尚”;“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德腊俱尊者(德长年老的和尚),尊称为长老、耆宿。为了表示尊敬,常常在大和尚、长老的法名前冠以“上”“下”两字,如上某下某大和尚、上某下某长老,等等。在佛教中,“腊”表示年岁,如“僧腊”表示沙弥剃度出家后之年数,“戒腊”表示比丘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

比丘尼,俗称尼姑。“尼”是梵语中的女声,又是“比丘尼”之略,“姑”是汉语中对女性的称呼。俗称比丘尼为师太、尼师,尊称德隆年高者为“尼和尚”。

沙弥是梵语,意思是勤策,故沙弥又称勤策男,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又有息慈之义,谓当“息恶行慈”。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