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敬佑
余亦有幸,数年前在绍置一舍,其址恰与炉峰遥对。每当晨光微熹,雀跃鹩啾,凭窗南眺,放目所及,但见薄雾缭绕,云蒸霞蔚,一峰耸峙,蜿蜒有致,绿荫隐迢,秀色满目,山巅起阁,凌空屹立,似鹏展翅,如翼欲升……这就是香炉峰和修建于山顶的观音古刹。
在绍兴越城区东南、与大禹陵毗邻的香炉峰,是越中名胜。我也不知有多少次登临过这座秀峰,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秋的一天,强台风甫过,绵绵秋雨歇止,艳艳的秋日刚抬头的那天。早晨五点半我便出发了,此时城市还沉浸在晨曦之中,昏黄的路灯还懒洋洋地打量着早起的人。我迎着晨风,骑着助动车,沿着熟悉的马路飞驶,不一会儿便抵禹陵路口。拐一小弯,一条上山公路银亮亮地展现于前。这条路绕几个弯,像一条飘带缓缓地带你奔向炉峰山脚。自以为“东方未晓,行色独早”,孰料“莫道君行早”,路上汽车、助动车、行人络绎不绝,均向山寺进发,他们的目的地无疑均是炉峰禅寺,不少人的目标为烧个早香,以求好运好报。
炉峰禅寺本是观音道场,年代久远,其始建于何时由于资料缺乏已不可考,但据史书记载,早在南北朝刘宋大明年间(公元457—464年)就有高僧慧静栖于天柱山寺(绍兴香炉峰在古时也称天柱山),这是现在关于香炉峰出现佛寺的最早记载,据称,慧静住寺弘法多年,并著《文翰集》10卷行于世。继而有僧法慧“持律甚严,隐禹穴”。不过也有人指出,若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像香炉峰这样的山势秀美、环境优雅、临近市肆的山峦,被选择为寺庙营地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这里早于南朝就建有寺庙也不会出人意料的。峻峭的香炉峰巅至少在唐代就建有寺庙,唐朝诗人徐凝有诗道:“香炉一峰绝,顶在寺门前。尽是玲珑石,时生旦暮烟。”诗中明确提示山顶就在寺门前,换言之寺院就建在山顶,可见炉峰之顶建庙这在唐朝时就出现了。
如今的香炉峰整座山仿佛就是一座寺院:山下是以炉峰禅寺为主的群寺,山中间是四面观音殿,山上则是观音殿,所以人称之“寺为山,山为寺”,固然名不虚传矣。
炉峰禅寺第一进寺院是观音宝殿。观音菩萨与香炉峰的结缘在当地颇有流传,其一曰:宋时有位虔诚的佛教徒,从观音道场普陀山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回家,路过绍兴香炉峰时突逢大雪,他就在山下留宿。第二天醒来发现所请之观音菩萨不见了,但门白外皑皑的雪地上有一串清晰的脚印,消逝渺远的深山。此人想会有谁在大雪天上山呢?他怀着好奇心,顺着脚印攀登,不知登了多少时辰,终于攀到山顶,只见那尊请来的观音菩萨像正端置于峰巅,他心里清楚观音是想在这里留下道场以超度众生,于是便发下心愿,倾其所有,化缘募捐,也一定要在此盖个寺院供奉菩萨。心愿既下,此人便起早落夜,含辛茹苦,到处化缘,同时又变卖了家产,这样才把寺院盖起来,名为观音殿。
其二曰:香炉峰的观音菩萨是八九百年前当地有村民在罱泥时从河里打捞出来的,因为时近黄昏,村民就将菩萨暂安放在河沿,想待天亮后再设法安置,孰料当夜恰逢大雪,天明时却发现菩萨不见了,而一行清晰的脚印却从河边直向山上延伸,村民追踪上山,发现菩萨像在香炉峰顶,遂发愿在山上盖观音殿以供奉菩萨。
以上两则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雪天,山顶,造庙是共同的构思,看来古代的绍兴民众巧妙地把救苦救难与观音菩萨慈悲为怀的天性糅合在一起以营造香炉峰独特的人文意境,这种人文关怀才是香炉峰吸引信众和游客最大的正能量。
炉峰禅寺在整座寺院的第一进三门殿供奉观音宝像,这与一般寺院的布局迥然有异,目的自然是突出香炉峰的观音道场的特色。走进三门殿,迎面一尊浑身金光闪闪的观音宝像端坐着,菩萨一手作说法状,一手下垂,慈眉善目,宝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左右哼哈二将,呵护在侧,威严有加。宝相后面是数十幅瓷板画,色彩斑斓,画的是佛经上讲述的观音化身故事。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向来是民间崇拜的对象,心诚则灵的传说在民间不知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就拿眼前这座恢弘的寺院来说,它开始修造于上世纪末,其出资者中有一位绍兴籍的新加坡富商,名叫徐春荣。徐居士之妹曾经与吾妻同住一台门多年,为隔壁邻居,曾听她讲起其兄发家致富的历史与观音菩萨有关。原来徐居士原先家境拮据,因在绍兴生活不易,遂生远走南洋谋生之念,因为缺乏资金,他是挑了一担萝卜干登上南下之轮的。据说轮船走在印度洋上忽遇飓风,浪涌船倾,眼见灭顶就在面前,一船人无不大呼小喊,惊慌失措。徐春荣未免也心惊胆颤,但是他受家庭熏陶,从小便信佛教,平时吃斋念佛,十分虔诚。这时他镇定下来,双手合什,口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诵语,并默默立下心愿,如能摆脱此次困境,来日若发达了一定献出巨资建造一佛寺供奉菩萨。说也奇怪,徐居士一番祈祷之后,飓风渐渐平复,须臾风平浪静,天日重开。徐春荣到了南洋历尽艰险,吃尽苦头,但他的事业终于也慢慢现出曙光,后来经过打拼他当上了老板,挣下了一份不菲的家产。为了实现他当年的誓愿,上世纪末他联系绍兴有关部门,决定拿出一笔巨款,修造新的炉峰禅寺,并要求将观音宝殿作为禅寺的一个亮点。这就是新版炉峰禅寺最早的雏形。
从三门殿后面走出,地势渐高,两旁是拾级而上的庑廊,中间是一块整洁的道地,前面是石阶,共有26级,登过石阶,又是一片宽阔的道地,左右是庄严的钟楼和鼓楼。前面又是石阶计30余级,走过这层石阶,再经一片道地,又一座辉煌宝殿耸立于前,这就是天王殿。回身看三门殿,这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而天王殿则是重檐建筑,后面的大雄宝殿则是三重檐式的建筑。这样随着地势的增高增加建筑的檐数,不仅体现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更增添了作为佛教圣地的肃穆和博大。尤其是三重檐式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很少应用,只有最高级的建筑才使用,由此可见绍兴香炉峰在佛教界的地位和所受到的重视。
山麓的寺院除三门殿外,尚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近年又盖起了财神殿、文昌阁等殿堂,重修了四面观音殿。若从山麓到山顶计算香炉峰的寺院及其他建筑,计有十九殿、七楼、八塔、七亭、六池、二桥、一阁、二大照壁……有人称之“全山皆寺,环寺皆山”,名之曰“越中佛国”,被人以“国”相称,这正是香炉峰最大的特色了。
现在我们开始登山了。山道弯弯,石级规整,拾级而登,时有小桥横亘于前,时有凉亭耸立于旁,而一条山涧始终伴随着你,潺潺的水流声和啁啾的鸟语声交响,撑起绿荫的参天大树挤挤搡搡地仿佛向你拥来。如果你是长期生活在水泥铺地水泥盖楼的城市里,那么眼前的自然风光,无疑会给你的心脑肺腑带来极度的舒适和安逸,怪不得那些结伴而行的小青年大多快活得互相赛起跑来。
绍兴香炉峰的出名,不仅因为这里是著名的观音道场,还因它的自然风光。据史料记载,香炉峰又名石匠山、玉笥山、天柱山、石伞峰,是会稽山诸峰之一。相传当年大禹治水治了多年未见成效,正在他苦苦思索寻找治水良方时,得上天启示,告诉他在东南之地藏有金简玉笥之书,载有治水良策。大禹受此启示,寻寻觅觅,到了现在的绍兴,在一座名叫宛委的山上发现一个山洞,在洞里他找到这部金简玉笥,果然上面载有治水之策,便是用疏导之法将大水导之大海。大禹用了此法将洪水导向茫茫大海,终于成功治理了祸害百姓多年的大水。香炉峰是宛委山的一部分,其东立着的大禹铜像高二十余米,老远就能看到他持锸巍然屹立在峰顶。香炉峰本身高约三百五十多米,峰顶平坦,远望之,其形如一只香炉耸立于顶,香炉峰之名就是这样来的。但绍兴香炉峰真正出名恐怕还是在明清两朝,因为在北宋时期孔夫子四十六世孙、尚书司封郎中孔延之编撰的《会稽掇英总集》中,将诵吟香炉峰的诗文均以石伞峰名之,当时石伞峰名气要大大高于香炉峰。香炉峰山顶地势缓平,远望似一柄撑开的伞,所以长期以来越地的百姓均以石伞峰称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会稽掇英总集》收录的唐人和宋人诵吟石伞峰的诗文里,几乎都没有提到炉峰禅寺,但据记载,石伞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建有寺庙,名曰天柱山寺,盖因当时此山名天柱山。
山名称谓可以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但香炉峰因有优美景色和以佛教寺院为主的人文色彩,一直是人们游览和瞻仰的胜地。深秋的江南,香炉峰仍是一片葱郁。游人一路攀登,只见山石耸然,林木相携,白云缭绕,泉水淙淙,诚如南宋文人王十朋所云“郁郁苍苍,岩岩嵬嵬,磅礴蜿蜒”。如今经过不断整修的石径宽阔整齐,比起古人当年的攀登路径不知要好上几十倍了,从古诗文可知当年登峰虽有桥路、回山路、螺蛳沿等路径,但这些路均为羊肠小道,仅容一人攀援,且不时有险情出现。然而,人类本有探险的本能和好奇,越是险象环生越是引人探胜,留下的诗文也就越发吸引人。
在山脊石板上有摩崖石刻七处,如清同治己巳年孙庆书“云门”,光绪戊戌年孙鼎烈书“门对浙江潮”以及民国时期“海上飞来石”,其中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石刻最为有名。据说,关于这块石刻有一个小故事,上世纪三十年代,香炉峰寺院拟将山顶路旁的山石凿出石壁,刻以心经,邀请一代国学大师徐生翁先生书写,徐先生慨然应承,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攀上炉峰实地踏看,发现自己的字不能与环境相配,决心重新书写,并要求石壁也重新凿开。然而,当心经刻至一半,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铁蹄践踏到江南,工程不得不停下。后来徐先生的手稿下落不明,直至1963年徐生翁逝世前一年才勉强完工,但后半篇并非出自先生手迹,至于是何人续书至今未考评出来,这也成了绍兴书法史上的一件憾事。
香炉峰顶,香客络绎,人头济济,小小的观音殿无法容纳众多的信众,他们只能自觉地一批一批地进庙跪拜,祈求菩萨赐福。伫立峰巅,沐浴八面来风,眺望四面之景,心旷神怡,思绪涌动。绍兴城半个城市胜景都在眼前,而当目光收回到香炉峰,从山顶向山脚展视,一座座寺院掩映在芳草绿林中,在阳光抚摸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山就是寺,寺就是山,好一座气派的炉峰禅寺啊!
(来源:2018年05月28日《绍兴日报》,转载时略有修改并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