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杂阿含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因身体肥胖而有诸多不便与苦恼的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进而问佛,要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烦恼。佛当即说出偈言: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当个人对食物的需要已不仅以满足基本生活为目的,没有经历过食物供给紧张的人自然难以能明白一粒米的珍贵,舌尖上的美食在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味蕾的刺激与满足外,在吃这个问题上的铺张浪费也委实触目惊心,朋友间聚会点餐过量,婚丧嫁娶大摆宴席讲排场,家中储备不少食物过期又丢弃……不久前,央视更是直接批评一些所谓的吃播浪费食物的问题。生活的便利不仅令人忘记食之不易,也易使人像故事中的波斯匿王一样,生出诸多困扰。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在这个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可谓当头棒喝。而在佛门中,节约惜福,同样也是佛门弟子提倡及坚守的传统礼仪与美德。《佛说十二头陀经》中就有着这样的论述:
得一食时,应作是念:“我今若见渴乏众生,以一分施之,我为施主、彼为受者。”
施已,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兴福救之,莫堕悭贪。”
在佛门中,丛林一餐一饭都是从十方而来,佛陀住世时,不仅注重勤俭节约,更要求佛弟子们把这一传统和实际的修行生活结合,过去的僧人托钵乞食,吃的是千家饭,也借助这样的过程培养自己慈悲心,更好地用功办道。《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记载:“又我所有六年苦行历诸难事,但为降伏诸外道故,又欲令诸众生起精进故。一麻一麦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净故。”在吃饭这件事上佛陀还提出应心存五种观想,即“食存五观”: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学道者吃饭时要做五种观想。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佛弟子们在用餐进食时要保持正念,不可浪费挥霍,以免折损福报,障碍修行,故而汉传佛教寺院的斋堂也称为“五观堂”。若大众能持有“食存五观”的思维,既能防止铺张浪费,也能避免自己因为过分执着饮食上的讲究而升起贪心,同时养成有益身心的饮食习惯。
古时,佛教中流传着不少高僧大德奉行勤俭节约的故事。唐代高僧左溪玄朗法师,常居住一室,室内虽小却常觉有法界之宽。一件祖衣,穿了四十多年都没有换新的;一件尼师坛(卧具),终身没有更换过。宋代高僧慈受怀深禅师曾向弟子开示:“你们现在衣食无缺,还没有饥饿就吃饭,没有寒冷就穿衣,身体还没有尘垢就洗澡,还没有到睡觉的时间就睡觉。生死之道尚且没有弄清楚,心境污染未尽,如何能够消受种种福报呢?”
弘一大师在《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的开示中,也谈及道: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
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都应该秉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奢华排场,少欲知足,最后定能从中受益,心生欢喜。一个人能节约粮食,也就因此收获了无尽福报,也懂得惜福。生活在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让我们不再需要为吃饱发愁,但仍应重视俭以养德的古训。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让无明欲望驱使着自己无休止地消耗。
来源:南普陀寺 202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