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教60年与时俱进谱新篇
【编者按】60载奋斗创业,一甲子春华秋实。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迈着雄健的步伐,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迎来了60华诞。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壮观的群众游行,美轮美奂的国庆之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激发了国人无限的爱国热情。
60年来,各大宗教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新中国成立伊始,各大宗教即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变革,革教鼎新,陆续成立了全国性宗教团体,实现了各宗教内部的团结并加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内各大宗教迎来了“黄金时期”。在充分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各大宗教怀爱国爱教之心,尽利国利民之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国庆之际,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纷纷撰文,回顾60年来与祖国休戚与共的峥嵘岁月,为新中国60华诞献礼,为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祈福。
佛教:香象渡河度人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给中国佛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指引下,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实现了中国三大语系佛教的真正联合,标志着中国佛教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56年中国佛学院的创办,以及各地佛教协会的成立,为佛教界整合力量,进而开展各种佛教文化活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迎来了新的春天,走上了正常的发展之路并进入了 “黄金时期”。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级各类佛教团体相继成立或恢复活动。30个省市自治区及其省会城市建立有佛教协会,佛教信众较多的市县也大多建立有佛教协会。此外各地还成立了不少居士团体和佛教文化研究机构、慈善功德基金会等组织。
60年来,全国恢复和新建了一大批寺院,许多寺院金碧辉煌,规模较大,体现了盛世中华的大气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开放寺院13000多所,其中藏传佛教寺院3000多所,云南巴利语系佛寺1600多所。各地寺院加强管理,寺院经济得到发展,佛教界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开展了日益丰富的宗教、文化、慈善、交流等活动。寺院开展各种佛事活动,满足了信教群众的信仰需求。
60年来,全国佛教文化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1980年中国佛学院恢复招生,同时创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1982年创办了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1987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创立,此外各地恢复或创办了40多所高、中级佛学院,一些寺院办的僧伽培训班则数量更多。各地佛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爱国爱教接班人。
60年来,各地创办了许多佛教报纸、期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多达百余种。创办和复办了许多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如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教图文馆、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普陀山佛教研究所、河北禅学研究所等。编印、出版流通佛教书刊、法物的机构,如金陵刻经处、上海佛学书局、四川德格印经院以及各寺院的法物流通处也陆续恢复。
60年来,佛教信徒迅速增加,各地寺院香火旺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僧尼20多万,其中汉传佛教僧尼8万多人,藏传佛教的喇嘛、尼众12万多人,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佛教界大德长老的政治地位有很大提高,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中,有近17000名宗教界人士担任代表、委员,其中佛教界人士所占比例较大。
随着对外开放和国力的增强,佛教界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活动更加广泛而频繁。如中韩日三国佛教界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活动不断深入,使三国佛教的“黄金纽带”关系不断加强。佛教界恢复与发展了和东南亚各国佛教界的传统友谊,与欧美各国佛教界建立了联系,尤其是与世界各地华人华侨佛教界的关系进一步密切。2006年和2009年,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先后共同举办了两届世界佛教论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多边宗教国际会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与佛教的发展相适应,社会各界对佛教也越来越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一些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建立了佛学研究机构,开设佛学课程,培养了不少佛教研究人才,发表和出版了许多有分量的佛学论文和专著。学术界与佛教界经常联合举办佛教学术研讨会,共同培养人才,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国家兴则佛教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能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为使佛教健康有序地发展,政界、教界、学界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党和政府提出了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已故)在纪念协会成立30周年的报告中,提出了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发扬中国佛教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开展国际佛教交流三大优良传统的号召。在纪念协会成立40周年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包括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人才建设),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号召,中国佛教协会为此通过了一系列相应的决议和措施。学界则就宗教鸦片论、宗教文化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宗教领域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更为包括佛教界在内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人为本,倡导和谐,这本身也是佛教的核心内容,两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分别定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说明佛教思想体系中充满了和谐的内容。最近,各地寺院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宗教局提出的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号召,为寺院的和谐、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以及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欣逢盛世,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将继续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团结进步,为促进祖国统一而努力。中国佛教界将继续以慈悲济世、利益众生、知恩报恩、香象渡河(《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说:“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香象渡河谓香象涉水最深,直到河底,比喻佛菩萨证道最深、最彻底。)的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2009年11月19日 中国宗教网/佛教在线 (文:陈星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