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 名寺专家咨询座谈会召开
6月22日至23日,新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名寺专家咨询座谈会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22〕25 号)文件精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围绕新昌名山、名寺、名人三名工程,传承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根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名寺。 出席座谈会的领导有: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新章,省民宗委二级巡视员莫幸福,绍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卫红,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处长楼剑涛,绍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许浩翔,新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严岚等。
出席座谈会的大德高僧和专家学者有: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建设专委会主任、宁波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原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住持净旻法师,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长兴圣寿寺方丈界隆法师,绍兴佛教协会会长、炉峰禅寺方丈净芳法师,绍兴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新昌县佛协会长、大佛寺方丈传实法师,中国计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浙江佛教研究咨询专家、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邱高兴,省委党校文化学教研部副教授黄佳,新昌佛教中国化研究本地专家、白云书院院长徐跃龙等。
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新章在讲话时指出,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的精华所在,历史底蕴深厚。当地要持续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构建和谐健康的宗教关系,要着重从政治高度、历史厚度、文化深度打磨提升大佛寺佛教氛围营造,擦亮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金名片,高位谋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名寺”时代课题,共同推动佛教中国化在新昌的生动实践。
省民宗委二级巡视员莫幸福主持会议。
绍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卫红指出,近年来,新昌以大佛寺为中心,积极融入浙东唐诗之路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她强调,绍兴全市应将各条文化带上的佛教重要节点打通串联,打造具有特色的名山、名寺、名人以及佛教中国化文化品牌,并与其它领域的文化品牌融合,形成集群效应,更好地促进绍兴市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发展。
新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严岚致欢迎词,并就当前围绕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基因,谋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名寺”的时代课题,共同推动佛教中国化在新昌的生动实践等作了介绍。
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可祥法师说,新昌是佛教南传进入浙江的肇始之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名寺,需要处理好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寺院与城市的关系,建设前要重规划、细打磨、出精品。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佛教要主动调整发展方向,始终坚定中国化方向,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处长楼剑涛发言
绍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许浩翔出席
省佛教协会秘书长金幸祥发言
净旻法师发言
界隆法师发言
净芳法师出席
传实法师出席
邱高兴院长发言
黄佳副教授发言
与会人员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名寺,做深做新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物化”“活化”文章,提出持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设置大佛寺文化论坛、正确把握城市与寺庙关系、挖掘大佛寺深刻文化内涵等意见建议,为提升大佛寺佛教氛围营造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方法路径,为新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宗教中国化名寺把脉定向、指路引航。
期间,与会领导、佛教界高僧、专家学者实地调研了大佛寺景区。三家设计团队以“新昌县大佛寺景区佛教中国化氛围营造”为主题,提出概念方案。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佛教中国化道路。新昌佛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新昌大佛寺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汉族地区142座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内石弥勒像是我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誉为“越国敦煌”。史料记载,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中的“六家六宗”代表人物,都曾汇聚于此,开宗立义,推动新昌成为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
千百年来,千年古刹——新昌大佛寺作为佛教传承之地,不仅带动了一方文化旅游兴旺,也与地方发展相得益彰。在当前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中,应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内涵,让千年古刹与城市发展共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