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360°
来源:2011年3月6日《绍兴晚报》新知●·越文化
撰文记者 徐霞鸿
你登,或者不登
山在那儿
香炉峰上炉峰禅寺
从一个神奇传说开始
香炉峰一直都是进香圣地。绍兴文理学院教授、越文化专家钱茂竹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在绍兴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宋代的时候,有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从观音道场普陀山请了一尊观音像回家,路过绍兴的时候,突逢大雪,他只好在这里留宿。但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请来的观音像不见了。于是,他就四处寻找,发现门口的雪地上一串脚印。他沿着这串脚印走,一直走到了香炉峰顶上,果然发现了那尊观音像。既然观音喜欢这里,希望留在这里,这个人就四处化缘募捐,在香炉峰顶上建了一座观音殿。
这个故事虽是传说,但这香炉峰上的炉峰禅寺素来为观音道场倒是一点没错的。而且,自宋代以来,每当农历二、六、九月之十九,即传说中观音圣诞、成道和出家之日,炉峰香火特盛;其中,又以二月为最,自月初至十九,香客比肩,游人接踵,连日不绝。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寺院重建以来,三个“十九”更兼春节年夜,登炉峰礼佛祈福、观光寻兴者更是数以万计。
“其实炉峰禅寺这个名字是1990年才命名的,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字,之前它还有很多名字,如:天柱精舍、天柱山寺、南天竺等等。”炉峰禅寺文宣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炉峰禅寺真正建寺的年代,至今还没有确切考据,只知道早在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年),就有高僧慧静栖于天柱山寺,著述弘法。高僧法慧东游禹穴,隐于山寺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三十二年,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以为美谈,齐建武二年(495年)卒于寺。唐代,诗僧灵澈曾住戒山寺,在宣州开元寺圆寂后,门人迁归越中,建塔于天柱山麓。宋代称南天竺,与城中蕺山北天竺遥相呼应,供奉玉雕观音像,香火兴旺。
到了明、清间,这里为比丘尼修持之所,称螺庵。邑人张汝霖《香炉峰》诗中有“松盘佛顶巢刍尼,藤挂袈裟生简子”句。咸丰年间(1851~1861年),在北坡建四面观音殿;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峰顶殿宇,复称南天竺。民国期间,有佛殿、僧舍十数间,蔡元培先生亲笔题“慈云广被”额。1941年夏后的几年中,日本侵略军重兵盘踞炉峰,祸害甚剧。日本投降后,观音殿修复。新中国成立后,佛事相继。至“文化大革命”,佛徒还俗,寺院遭毁,几成平地。一直到1989年起寺院重建,才渐渐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从狭义上来讲,会稽山仅指今大禹陵、香炉峰、宛委山、石帆山一带,这是文化意义上的会稽山核心区,虽地域不大,但内涵丰富。而在这一片区域里,寺庙曾经的兴盛也是罕见的。据史书记载,这一带周围大概有20多个寺庙。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显圣寺,就在香炉峰的南面,曾经出现过“千田千僧千殿千佛”的盛景,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还有寺舍242间,僧人200余。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17日日本军队侵占绍兴城的时候,稽山中学师生200多人还曾避难寺中,僧人帮助其安顿生活及复课教学场所。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大殿及部分寺舍被日寇焚毁。抗战胜利后,主持元相苦心筹划,力图重建,但旧观难再。1951年,寺毁,遗存寺舍改作民居。
而越文化专家、《绍兴佛教志》主编任桂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佛教文化自东汉灵帝末年传入绍兴后,经过三国、西晋的初步传播,到东晋、南北朝时,一度成为我国江南传播佛教的中心,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三论宗”就是由吉藏大师在绍兴创立的。从东汉至民国,绍兴相继建成的寺院庵堂有2788处,现在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8处,最著名的当属王羲之“舍宅为寺”的“戒珠讲寺”,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向为越中最著名的古刹之一。
1508级台阶一气呵成
三条道路登峰风景各不同
风和日丽的日子,选择到香炉峰爬山,已成为不少市民的假日休闲首选。3月初的一个下午,春光明媚,当记者驱车赶到香炉峰脚下的时候,这里已是游人如织。三五好友成群结对,爬爬山,出点汗,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古城春色,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
“我们几个同学都办了年卡,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这里爬山,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当时也是同学聚会,闲话家常。”在山门口,记者遇到了正往里走的陈女士,她告诉记者,自从一年前开始坚持爬香炉峰,确实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了起来,现在基本上只要花个40分钟就可以登顶。“刚开始的时候,我很菜的,还没走到第一个亭子就已气喘吁吁,步履沉重,恨不得扯着同学的衣服上去。勉强撑到亭子处,我的喘气声十里路外都听得到,连忙坐下休息,吃点水果,片刻才缓过劲来。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山顶已经是中午了,足足花了2个小时。”
实际上,像陈女士这样热爱爬香炉峰的绍兴市民还真不少。就在几天前,记者还在绍兴本地网站的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位网友就发出了“一年争取80次站上香炉峰之巅”的豪言壮语。他在帖子里说,从新年开始至今,他已经8次登顶炉峰,并且尝试各种不同的登峰路线!如什么前山后山、晴天雨天之类。从中得到很多的快乐和人生感悟,而且身心也更健康了。为了分享其中的健康和快乐,他还诚挚邀请有同样想法且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加入。
这些有经验的登山者告诉记者,登香炉峰,有轿路、螺蛳沿、回山路三处可达峰顶,每条路的特点与风景也各不相同。
一般都是从螺蛳沿上山,这条路在香炉峰北坡,从山脚启程,过南镇殿遗址,进炉峰禅寺东门楼,依竹林而上,经文昌阁,越吉祥亭,渡如意桥,登四面观音殿,沿金惠亭,穿双余亭,憩凤仙亭,经御风楼,过妙通亭,至青翠亭,绕思远塔,入“南天竺”牌坊,一路攀登,郁郁苍苍、磅礴蜿蜒,共1508级石阶,总长1988米,一气呵成,大有“天柱可梯”之感。
接着上西岗,向东行,坡度虽有减缓,而险情陡增,巉岩峥嵘:有一处形似鲫鱼脊,又称“瘦牛背”,人行其间,如履薄冰;鸳鸯奇石,横亘要冲,中间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东有大老鼠塔,巨石森然;又有狮龟听法石、半月岩、一片石、云门石、飞来石等奇峰异石,一步一景,形态各异,景色壮观。山脊最窄处不过三四米,两侧悬崖峭壁,下有罗汉潭、千丈坑,深不见底。下山时一般走回山路,沿途有日月亭、明心亭等休憩之处,绿荫蔽日,草木葱郁,山溪潺潺,百鸟啁啾,回归自然。
当然,不同季节攀登香炉峰也会有不同的景观。抬眼远眺,南有稽山回峦,可点雄峰百数;北有鉴水碧波,古城新貌;西有绿野平畴,乡村美景;东北麓,更有大禹陵庙、宛委山阳明洞天和若耶溪诸古迹胜景,各呈气象,令人神往。若值晨曦、夕照或雨雾之际,更是景象万千。其中最壮观的景象通常出现在云雨天气,那时薄雾迷朦,祥霭缭绕,若炉生烟,氤氲不绝,形成“炉峰烟雨”奇观,是为越中十二胜景之一,故南宋状元王十朋又有“香炉自烟”的名句。不少摄影爱好者会专门挑选在这样的云雨天里登山取景。
多处摩崖石刻
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与胜景、禅寺相关的,还有山脊摩崖上多处的题刻,也无不彰显这座古峰与这座古寺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如果你登上过香炉峰顶,一定会注意到有一面高2米余、长10多米的石壁,兀然耸立在狭窄、陡峭的山路旁。这面石壁上面,镌刻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文,落款仅是“建国一九六三年癸卯孟冬”几个字,没有书写者的姓氏。纵观整幅《心经》,前半篇字体怪异,稚拙中透出高古之气,朴实无华而极具气韵。而后半篇竟有好几种字体,其水准与前半篇也相去甚远。
这里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其实《心经》的前半部分是绍兴素负盛名的书画大家徐生翁先生写的。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香炉峰顶上的寺庙香火极盛,寺院方拟于山顶路旁的山石上顺势而为,凿出石壁,镌刻《心经》,便邀请徐生翁先生书写。徐生翁先生闻听此事,欣然允诺。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徐生翁先生不顾年事已高,登上香炉峰,亲自勘察。谁知先生看了以后,大为不满,当即决定,字重书,石重刻。于是,徐生翁先生用心再次书写《心经》,所用的字体,是先生独有的古朴高雅的“孩儿体”。可惜的是,当《心经》镌刻到一半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这项工程便停了下来,徐先生的真迹也就不知下落。这项工程一直到解放后的1963年,也即徐生翁先生逝世前一年完工,后半篇续写者不知是谁,所以落款处也就没有了署名。
此外,还有“云门”“海上飞来”“门对浙江潮”等多处摩崖石刻年代更为久远,都是出自名家的书法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