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文化 炉峰诗文 匾额书画 摩崖石刻 风情史迹
戒珠讲寺

戒 珠 讲 寺

 

 

 

修定法师

戒珠讲寺位于绍兴市蕺山南麓西街72号,寺宇依山临街,坐北朝南,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戒珠讲寺原是王羲之故宅,后来此宅施舍给了寺院。

王羲之(303361321379)东晋大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晋永嘉元年,王羲之随家族从山东南迁,来到了绍兴。在绍兴期间,蕺山一带曾是王家的别业,史称王家山,他之所以舍宅为寺,说来还有一段绍兴妇孺皆知的故事。王羲之晚年有两大爱好,一是好养大白鹅,他在宅前池中养了几只大白鹅,每日观察鹅身弧度柔美的曲线,鹅颈伸缩自如的灵便,从中获得很多书法的灵感;王羲之的另一大爱好就是玩赏宝珠,尤其是一颗祖传的吸墨珠,更是他的至爱之物,传说这吸墨珠能迅速地吸干纸上的墨汁,非常神奇。一天王羲之在书房玩赏这颗吸墨宝珠,有一位交往甚密的老僧来访,白鹅也跟了进来,王羲之就把宝珠放在茶几上,起身倒茶给老僧喝,闲谈后老僧辞去,王羲之发现心爱的宝珠失踪了,疑为老僧所窃。老僧听说这事后,也不申辩,竟悬梁自尽,没过多久,那天在书房的大白鹅也死了,家童杀鹅时,从鹅腹中发现了王羲之苦苦寻觅的宝珠,王羲之这才为老僧枉死悔憾不已,便舍宅为寺,并亲自题匾戒珠寺以纪念老僧,戒珠之意为戒除玩珠之心,以表对老僧的忏悔,同时也有持戒清净,犹如宝珠之意。

据嘉泰《会稽志》载:“其为寺不知所始,南陈太建二年(570)有僧定光来寓寺中,常立不卧”。由此可知,最迟在南陈朝时戒珠寺就已经存在了。寺院最初名昌安。

唐代,越州为江南佛教活动的重要场地和对外交流的驿站。元和元年(806)四月,空海大师回国前夕,游越州,起程返回日本前曾至戒珠寺研究书法。

唐大中六年(852),昌安寺改称戒珠。咸通三年(862),衢州刺史赵璘书“戒珠讲寺”额。

至南宋前,寺院经历代修建拓展,殿宇依山建造,气势壮观。寺区有大殿,上方院,卧佛殿;有竹潭,雪轩,宇泰阁,皆一郡登览之胜。山门内壁有王羲之像,寺前两侧有鹅池、墨池。卧佛殿塑释迦示寂像,十大弟子哀立其旁,或候气,或扪足,而佛之父母也塑在旁边,形象栩栩如生。元皇庆年间(13121313)卧佛殿毁,后改为万寿戒坛。宇泰阁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为士子肄业之地,登科者很多。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僧越凡、妙彩重修大殿。又有南海僧募铸铜佛像,高约二丈余,殿内悬铜钟,重约千斤,后毁。

清康熙(16221722)间,先有僧慈帆修复。

康熙五十七年(1718),僧法如募资重建,殿宇益加高敞恢弘。 

道光三年(1823),杭州真寂寺仪润法师编撰《百丈清规证义记》,戒珠讲寺住持妙永为之校阅。

道光十七年(1837)住持白云重修。

光绪十六年(1890)年,僧谛明重修。

明清时戒珠讲寺内多名人墨宝、楹联。寺东有蕺山书院、放鹤亭,寺北有绿竹亭、北天竺寺。

民国前期,1910年,天台高僧谛闲法师住持道场,谛闲系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相传谛闲法师在戒珠讲寺说经,影响甚巨,有十万人皈其座下。后来弘一、兴慈等法师均来过寺内讲经,法筵颇盛。此时期,南齐维卫尊佛造像被迎请入寺中供养,张大千为山门书楹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般庄严”。

民国六年(1917),住持允祥重修大殿,新建韦陀殿。

民国十二年(1923)年,住持华智法师与骆季和居士发起在寺院成立莲社,皈依日众,翌年改为绍兴佛学研究会,有会员200多人。十五年(1926)冬,军阀孙传芳部队,曾一度占据寺舍,维卫尊佛移至县商会内。二十二年(1933),从印度请得玉佛一尊,三十年(1941)住持华智赴缅甸、泰国宏法,颇具声望,次年曾对寺舍略加修葺,当时寺基还有10余亩。民国三十一年(1942),佛像、大钟为侵华日军所劫。

1949年,月舟法师任住持,有寺僧7名。此后僧数减少。

1950年,僧科慧主寺事,有僧2名。其后,部分寺舍被用作小学用房。1958年,大殿等处被改作福利厂、煤球厂。

1961年寺院公布为绍兴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时期,寺院经籍散失。1983年市文管会修缮后,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大殿被辟作文物陈列室,它和墨池、山门、东厢房一起,被列为绍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供人游览。1985年开始,每年夏历三月初,兰亭书法笔会期间,各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常聚于戒珠讲寺,缅怀书圣。

200512月,戒珠讲寺由文物部门移交给市佛教协会管理至今。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