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文化 炉峰诗文 匾额书画 摩崖石刻 风情史迹
范小梵:游香炉峰

游香炉峰

 

范小梵

我教的学生都跟我很好,除了课堂上讲课之外,其它时间他们也常来找我,问课业呀,打听打听北平的情况呀,他们也跟我谈些家常,说说各人家里的事……

当年的一次秋季旅游,我们的目的地是绍兴香炉峰。香炉峰是被当地人视为佛教圣地的,上面有庙宇,有无数的台阶可以上去。不记得是否是九月十九日(农历),当地的善男信女们差不多头一天就带了香具,里面放了香烛及供品之类的东西去"宿山"了。所谓"宿山",就是到山上去露宿一夜,表示虔诚,以求神赐福的意思。而且听说他们上台阶,不是走上去,而是一级一叩头地爬上去。可惜我没有这个眼福,得以亲眼看看。因为我那时太年轻,什么也不信,故而也就没有这个耐心。我只是远望过夜晚那一路像灿烂的珍珠似的"宿山"人的灯火,宛然是个仙境。

我们去香炉峰旅游当然不是去朝山进香,基督教会的学校是不会去做这种违背教规的事的,而且我们去的那天也不是朝山日。这香炉峰到底是否像香炉,我已记不得了,但是那座山正在柳桥头的后面,出嵇山门外远远望去,山峦耸秀,青翠可爱。当我站在柳桥头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凝望过它,凝望那上面飘过的白云和笼罩着的暮霭,对这座山神往过。

远看时,那山峦仿佛是整齐的线条,一抹浅黛色划在蔚蓝的天际,让人会觉得可以顺着山坡打滚似的,但越走近,那线条变得越来越不整齐,而且粗犷浓绿得让你想马上扑过去,拥抱它。

从学校到那里大概有二十多近三十里路吧,好在大家年纪都轻,步履矫健。我这个老师的步子比学生还起劲,学生们都很兴奋,觉得我这个北平的大学生居然也有如此健步,当然他们不知道我曾是个"训练有素"的长跑家哩。

越到近处,越觉得山之高,而且的确只有一条登山道儿了。我这个人有个特点,也许因小时候爬山爬惯了,也许我爬过的山野多是羊肠小道,没有什么石头台阶,所以,爬山我一向是不择路而行。我只看山头上那个地方风景最好,最引人注目,同时也不耐烦去爬那些盘山石级。我是从山脚下向山顶瞄准,觉得哪里有好玩的去处,哪里是上山最直接的路,不是几何学上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么?我一向就是这么径直地往山上爬的,不管有路无路,也不管荆棘丛生还是灌木丛挡住去路。这天,我带着十几个学生也这样直接往上攀登,我告诉他们,鲁迅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应该从没有路的地方去开路,既然是最近的路,我们就能比拾级而上的人先到达,虽然路途不平,虽然有时几乎找不到可以立足的地方,但毕竟没有悬崖陡壁。我在前面披荆斩棘地开路,他们都跟着我直往上冲,最终还是我们胜利了,我们最先到达山顶。

我想,人生的路其实也是如此,尽管坎坷不平,只有勇者才能到达峰顶,这次的旅游,实际上对学生们也是一次很好教育。以后,我们又去过兰亭、大禹陵、东湖等。有的可以乘船,但大多是步行的,因为那时绍兴还没有汽车。不管到哪儿,总有一些孩子跟着我,去找没人去或很少人去的地方去闯,觉得这样才新鲜、才够味儿。而对我来说,这也弥补了不能跟学生一起上运动场的缺憾。

选自范小梵 《风雨流亡路:一位知识女性的抗战经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日记是一种很个人很私密的东西,在父母亲离散的八年中,母亲所记下的点点滴滴,最多也只是准备组父亲看的,不像后来的某些所谓日记,更不像如今的博客,带有一种展示和发布的意味。可是,在六七十年后的今天来看,母亲的这些个人故事,已经大大超越了个人命运的范畴,它实际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因此,我决定把它们整理出来,呈现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安宁中的人们。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的知识女性在战争连年、夫妻离散的岁月坚强生活的经历,作者范小梵是留法科学家朱锡侯的妻子,本书是由她在抗战期间,丈夫出国的8年间所记录的日记整理而成。

朱锡侯(19142001)生于吉林,祖籍绍兴。著名留法科学家,里昂大学生理学博士、理科博士,中国生理学会和心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 


绍兴炉峰禅寺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9010532号-1
地址:绍兴市南镇会稽山香炉峰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83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