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峰禅寺因山得名,位于浙江绍兴南镇会稽山香炉峰,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禹陵毗邻,其前身是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天柱精舍(天柱山寺),又称“螺庵”,俗称“南天竺”,蔡元培亲笔题额“慈云广被”,向有“越中佛国、天竺圣境”之称,历史上屡有兴废,文革后寺舍无存,上世纪80年代末,得海外乡贤发心筹资、首倡重建,十方善信慷慨解囊、共襄盛举,古刹重光,面貌一新。
1990年,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为“炉峰禅寺”题额赐名;1991年1月14日,经绍兴市人民政府批准,炉峰禅寺成为绍兴市区最早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并礼请全国重点寺院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大和尚兼任炉峰禅寺开放后的首任住持。
近年来,根据绍兴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市佛协报市民宗局批复同意,炉峰禅寺先后将戒珠讲寺和长寿寺、万福寺、半搁寺、广福寺、钟山寺列为分、下院,实施修复扩建,纳入统一管理。全山现有常住僧众70余单,工作人员150余人,年接待香游客100万人次,系全国、省首批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省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20多年来,炉峰禅寺以“慈悲感恩、弘法人间、传承精华、文化兴寺、生态清净、和谐发展”为宗旨,与党和政府同心同行,与时俱进,爱国爱教,正信正行,坚持佛教中国化道路,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传递佛教正能量,着力打造“佛教名寺、文化名山、旅游名胜、慈善名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传承历史,着力打造佛教名寺
绍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接受教化的地区之一,是浙东佛教乃至江南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历史上,绍兴高僧如云,名刹林立,佛学兴盛,法音远播,东晋高僧支遁、南朝•梁佛学家慧皎、隋唐三论宗创始人嘉祥大师吉藏、唐代华严宗四祖清凉法师澄观、五代时曹洞宗始祖洞山良价乃至近代中兴律宗的弘一大师,均在会稽山一带留有众多历史踪迹,并给香炉峰建寺带来深远影响。
史载,南朝•宋(420-479)年间,南镇会稽山香炉峰已建有天柱山寺,时名天柱精舍,僧慧静住寺弘法多年,并著《文翰集》10卷行世。又载,僧法慧“持律甚严,隐禹穴天柱峰,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以为美谈,至齐建武二年(495)僧法慧卒于此寺,世寿八十有五。唐代著名诗僧灵澈晚年亦住锡天柱寺,后卒于山中。时香炉峰尚有观峰观音殿等遗址。
历史上,香炉峰寺院屡遭废圮,常有兴替。宋代,寺内供奉玉雕观音像,始称“南天竺”,与绍兴城中蕺山上的北天竺(古戒珠寺)遥相呼应,王十朋、陆游等曾到寺瞻仰,留下讴歌诗篇。明代,寺院一度为比丘尼修持之所,晚明时邑人张汝霖(文学家张岱的祖父)登攀香炉峰时曾作诗“松盘佛顶巢刍尼,藤挂袈裟生简子”,可佐证。清代,曾称“螺庵”,因寺前巨石环抱,直竖似炉,逆旋如螺,故名。光绪七年(1881),寺宇重建。
民国三十年(1941),日军侵占绍兴,重兵盘踞香炉峰,修建工事,寺院遭废。日军投降后,寺宇渐次重建。民国后期,香炉峰寺务由越中名寺——云门显圣寺管辖,僧青宝、了了、道康相继住持。
新中国成立后,香炉峰先后由能体、薛德、一尘、元香主持寺务。上世纪60年代初,香炉峰顶尚有殿宇、僧舍十数间,但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僧尼无剩,殿宇拆毁,几成平地。
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天下大治,拨乱反正,佛教复兴。1984年开始,香炉峰周边村民自发集资,修缮废圮殿宇,造佛塑像,供奉香火。续有信众出钱出力,辟山修路,渐成气候。1989年,新加坡侨胞徐春荣先生等筹集巨资,发起重修“南天竺”,海内外善男信女踊跃参与,共襄盛举,政府牵头,筹谋策划,住持信众,齐发宏愿,慷慨乐助,广溉善田,寺院建设初现规模。
历经20余年的艰苦创业,炉峰禅寺自山麓至峰顶,参照伽蓝布局,依次建成各大殿堂、塔刹、照壁、牌坊、楼阁、亭台、僧寮、斋堂等,地广百亩,绵亘数里,国土庄严,气势宏伟,全山皆寺,环寺皆山,深具净土特色,尽显山寺风光。
佛教与社会紧密相连,炉峰禅寺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广泛开展弘法利生活动。根据佛教传统,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诞辰,绍兴民间相传,农历六月初六是夏禹王圣诞,三月初六则是南镇会稽山神(永兴公)祭祀日,炉峰香市和南镇庙会同期举行,热闹非凡。旧时,香炉峰下,南镇殿前,三四里长的道路两旁,帐棚林立,万商云集,香客不绝,游人如织。史事沧桑,随着南镇殿的消失,南镇庙会难觅踪影,而炉峰禅寺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至今盛况不衰,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香客如潮而至,春节期间朝山礼佛,更是日以万计。
此外,炉峰禅寺还有不少传统的佛教节会,主要有:除夕春节的新年撞钟祈福法会,一年一度的千人拜山法会、放生法会,每年上半年的龙华法会(浴佛节)和下半年的众姓水陆大法会,每月初九的念佛法会等,如法如仪,庄严殊胜,形成自己的特色。
如,炉峰禅寺以爱国爱教、正信正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为导向,紧跟形势、精心策划,先后以迎接北京奥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绍兴建城2500年、纪念炉峰禅寺对外开放20周年、弘扬佛教传统推进文化建设、倡导文明进香保护生态文明、迎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代表会议召开、纪念炉峰禅寺对外开放20周年暨方丈升座10周年、庆祝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成立等为主题,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九组织千人拜山法会,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活动有序,常搞常新,并与绍兴全民健身的“千人登会稽山”活动相得益彰,在教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欣逢太平盛世,政通人和,道场复兴,戒坛重光。2014年秋季,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正法久住,兴隆三宝,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复,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绍兴市佛教协会协办、炉峰禅寺承办的传授三坛大戒法会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的325名僧众齐聚炉峰禅寺,经过为期一个月如法如律的精进修习,获颁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的戒牒。
本次传戒法会礼请中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常州市天宁禅寺方丈、炉峰禅寺法主松纯长老为得戒大和尚,礼请省内外戒行清净、通晓教理律仪的大德高僧、法门龙象为三师七证和正副训阿阇黎,并从炉峰禅寺及各分下院选调德行兼备、具有实践经验的青年僧才担任授经阿阇黎和引礼师,规范教育、加强管理,开展传戒工作。法会除正授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重要法务外,每天组织学习戒相律仪及演示实习,穿插举行佛舍利、弥勒佛迎请供奉,得戒大和尚寿庆、印茂长老尼圆寂追思等法会活动,如法如律,内容丰富。
这是炉峰禅寺效法先贤、礼续古规,首次举办的三坛大戒法会,亦是绍兴千年传承、百年一遇的佛门盛举,普利群生,因缘殊胜,得到省、市民宗部门和中佛协、省佛协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广大信众积极参与,全山僧众职工上下同心,全力以赴,保证了法会的殊胜圆满,安全有序,不出纰漏。
2016年秋,炉峰禅寺隆重举行临济正宗传法大典,绍兴市佛教协会会长、炉峰禅寺方丈、临济正宗第四十六世法嗣净芳乘德大和尚拈香主法,登法王座,依次为20位法子传衣付法、挂珠赐名。这是炉峰禅寺继2014年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后又一法门盛会,庄严肃穆,如法如仪,因缘殊胜,人天共庆。
通过系列法务活动,发现培养了一批青年僧才,提升了寺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满足了广大僧信的合理需求,弘扬了传统文化,促进了友好交流,炉峰禅寺逐渐成为省内外卓有影响的佛教名寺。
炉峰禅寺建成开放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服从政府宗教部门依法管理和上级佛教协会的指导,并以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为契机,编纂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上墙公布,监督执行,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使寺院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轨道。
诸如依法开展佛事活动,重大活动及时报批,做到精心策划,周密安排;遵照佛门祖训,严格管理僧众,坚持政教学习,加强道风建设;健全寺管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班子整体效能,民主决策,协商议事,以人为本,团队和谐。
对全山固定资产实施全面登记,建立健全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慈善捐赠管理等4项制度,规范仓库物资进出、斋堂购菜操作、功德箱开启、化缘簿管理等4大流程,民主理财,加强监督,从而被省民宗委列为全省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的试点单位。
2010年8月,炉峰禅寺在连续五年获得市“和谐寺院”的基础上,获颁全省首批“和谐寺观教堂先进场所”称号,同年12月,荣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1月,炉峰禅寺被授予绍兴市首个由国家宗教事务局统一监制的“宗教活动场所”标识铜牌并率先挂牌,同年4月,被省民宗委评定为绍兴市唯一的省级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二、服务社会,着力打造慈善名片
济贫救苦、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慈悲喜舍、自利利他则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理。炉峰禅寺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大乘佛教精神,多年如一日,积极组织和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僧信同心、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感恩报恩、回报社会、服务人群、传递爱心,让佛教弘法利生的理念融入社会,贴近大众,起到了“觉悟人生、和谐社会”的作用。
每逢春节、中秋、重阳、腊八等传统节日,炉峰禅寺经常组织僧信深入居民社区、社会福利院慰问孤寡、寄养老人,在夏日酷暑期间慰问一线环卫工人,多次赴市聋人学校和市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慰问残障儿童,与贫困学子结对助学,帮扶少数民族家庭,组织僧人义务献血、发起赈灾救助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委发出《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中国佛教协会等五大宗教团体共同倡议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炉峰禅寺积极响应,付诸行动。
当年,经市关工委、广电中心牵线,炉峰禅寺率先与4位寒门学子开展结对助学,每人每年捐助5000元,帮助他们改善求学条件,直到大学毕业。学子们学有所成,有的入党成了学生干部,有的踏上工作岗位,有的考取硕博研究生(炉峰禅寺继续给予支持)。学子们表示,感恩炉峰雪中送炭,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与此同时,炉峰禅寺还积极参与省、市宗教系统“慈爱人间•宗教有为”、“五水共治•五教同行”、一年一度的佛教慈善周和市政协“爱心童盟”、“服务大局、助推发展,服务群众、助推民生”界别活动等公益慈善项目,支持四川汶川、雅安大地震赈灾,与新昌县双彩乡觉苑希望小学开展对口捐款,向嵊州市黄泽镇塘头村小学捐赠教育设备,支持嵊州市黄泽镇青石桥新农村建设,支持倡立绍兴海外联谊会爱心公益基金,发动爱心募捐帮助重病及困难职工等。
在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实践中,炉峰禅寺更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之一,就是联合信众力量,结缘少数民族,共创社会和谐。
如2011年,炉峰禅寺在开放20周年之机,响应中央关于支持西北地区开发扶贫的号召,决定将原定搞庆典活动的钱节省下来,帮助贵州省毕节市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援建一所希望小学,以实际行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并专赴贵州进行了考察。
2013年春节前夕,在市政协领导关怀下,经市少数民族联谊会牵线联系,炉峰禅寺发起结缘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的活动。通过市少数民族联谊会摸排,对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实行结对帮扶。当年与8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结对,2014年扩展至10户,2015年以后增加到17户,惠及贵州、广西、新疆、湖南、湖北等省(区)的壮、布依、彝、侗、苗、瑶、蒙古、佤族等少数民族。每次结缘仪式后,炉峰禅寺还派出专人专车,为每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送去价值千元的年货,多年如一日,年年有新意,在社会上和少数民族聚住地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在“五水共治•五教同行”公益活动中,炉峰禅寺和市佛教协会向结对帮扶民族村——衢州市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里村共同捐款50万元,专用于支持该村污水治理及水环境整治。其后,净芳大和尚多次对实施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将扶助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他还代表市佛教协会与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柘坑村签署了捐资20万元的协议书,支持该村治水工程。
在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发起的以“团结互助、共谋发展”为主题的“万人互助”行动中,炉峰禅寺联合分下院,积极参与,共同捐款5万元。此外,炉峰禅寺还深入柯桥区福全镇少数民族聚住地,捐款支持纳西族东巴歌舞队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等。
爱心付出,必有福报。2011年,绍兴市政府召开第二届慈善大会,市佛教协会会长、炉峰禅寺方丈净芳大和尚荣膺“绍兴市慈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绍兴市第三届“绍兴慈善奖”颁奖活动隆重举行,炉峰禅寺因贡献卓著,荣膺“慈善工作奖”称号,是全市唯一获奖的宗教团体。与此同时,炉峰禅寺还荣获市社会福利院“志愿服务荣誉单位”等称号。
2014年,净芳大和尚以炉峰禅寺名义和个人影响力,倡议成立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诚望各界人士和广大信众共同携手,致力公益慈善事业,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造福社会,共建和谐。
通过二年多的积极筹备,2016年12月底,经市民宗局、市民政局批复,绍兴市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这是炉峰禅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规范佛教公益慈善活动的创新之举,也是佛教寺院秉承佛陀普渡众生、利乐有情的本怀,饮水思源、感恩社会,弘法人间、服务大众的具体行动,标志着炉峰禅寺佛教公益慈善事业从此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炉峰禅寺慈联会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进展良好。2017年伊始,炉峰禅寺率先发起“百手共牵•慈联学子”新年助学献爱心活动,向100名困难学生每人馈赠2000元的助学金;随后又购置了一大批羽绒衣,分赴市聋哑学校、育才小学、望花小学、兴文桥小学等四校实地慰问贫困学子;同时,派出三辆大货车满载米、油、酱菜,实地慰问1200多位一线环卫工人,项目相继,亮点多多。近几个月来,更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如深入基层,实地慰问残障病人、孤寡老人和外来民工子女,开展“暖心端午•爱心午餐”、“欢庆六一•好好学习”图书捐赠系列活动等,惠及范围逐步扩大,社会效果更加明显,仅半年时间,组织各类公益慈善活动13场次,捐赠款物约95万元,发展会员2000余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017年7月,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和绍兴市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又创新设立了“慈联•正能量”专项基金,并举行了捐赠仪式,市领导和民宗、民政部门领导应邀出席,旨在动员全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为困境中的好人提供一份关爱,让“好人有好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的心中。
方丈净芳大和尚指出,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应运而生,为佛教服务社会、利益大众搭建了载体和平台,我们期望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凝聚更多慈心善念人士,传递爱心、传递佛教正能量,促进慈善事业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让社会更加和谐。
三、保护生态,着力打造旅游名胜
绍兴是1982年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越国定都建城2500多年,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著称于世,素有“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美誉,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炉峰禅寺所在的南镇会稽山就是越中最有声望的旅游胜地。
中国古代有五大镇山,简称“五镇”,与“五岳”齐名。古代的镇山,不仅指一座山峰或一条山脉,从某种意义上说,镇山更是疆土或行政区划的代名词,是重要的地理标识,位于浙江绍兴的南镇会稽山就是最重要、最有名望的镇山。
相传,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地一带。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亲临祭山,留下千年碑刻。千百年来,会稽山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而闻名于世,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门户,历代文人雅士至此游历,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佳作,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在会稽山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立了“阳明学派”。造就会稽山恒久魅力的,更是活跃在会稽山下的绍兴人,代有人杰,史不绝书,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和遗迹。以显赫的历史地位、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浓厚的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南镇会稽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南镇会稽山的又一重要内涵,是特色鲜明的宗教文化。在会稽山,佛、道文化自然包容,互为依存,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史载,会稽山宛委山的阳明洞天(即会稽山洞)为道教的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又称第十洞天,传说为禹穴所在;近旁龙瑞宫,曾是古越最负盛名的道观,现存有唐贺知章《龙瑞宫记》摩崖刻石。会稽山若耶溪则是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又称第十七福地),传说古代道家葛玄、葛洪曾在会稽山一带弘教、炼丹、修道,至今还留有丹井、丹石等诸多遗迹。
佛教方面,会稽山更是因缘殊胜、源远流长。史载,隋代吉藏大师在会稽山嘉祥寺创立了佛教八宗之一的“三论宗”。据传会稽山云门寺的前身为王献之故居,是王献之隐居练字之所,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曾在此出家为僧,创“即色空”学说的高僧支遁、创“幻化宗”学说的高僧昙一曾住锡此寺,云门寺不但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必经地,一度成为浙东传播佛教的中心。
南镇会稽山千峰万仞,绵亘蜿蜒,香炉峰即为会稽山诸峰之一,是古城绍兴郊外入目的第一高峰,海拔354.7米,山势挺立,形如柱石,故又名天柱山。顶上巨石突兀,仅数十米见方,形似带盖的香炉,每逢云雨天气,薄雾迷朦,祥霭缭绕,若炉生烟,氤氲不绝,“炉峰烟雨”和咫尺相望的“禹庙苍松”名闻遐迩,一同列入越中十二胜景。
“东唐诗之路”中,数以百位的文人墨客发幽古之思情,入山寻觅先贤遗迹,登临炉峰饱览胜景,留下了许多名诗佳句,唐•白居易咏“石凹仙药臼,峰峭佛香炉”,南宋•王十朋赋“香炉自烟、天柱可梯”,神来之笔,脍炙人口。
会稽山以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一张金名片,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禹陵毗邻的炉峰禅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炉峰禅寺积极响应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丽绍兴” 、“生态绍兴”的号召,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着力打造越中旅游名胜,做了大量卓有影响的工作。
寺院所在的香炉峰,重建以前一度乱石裸露,荒草丛生,树木稀少,不少地方曾是大片坟地,入目荒凉。1991年,炉峰禅寺被正式列为开放寺院,1996年底,炉峰禅寺成立管理小组(后改寺管会),实行集体决策、民主管理,积极探索与社会相适应的路子。1998年,炉峰禅寺特聘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入寺考察并进行总体规划,寺院整体布局日趋完善,致力有序开发,面貌日新月异。
在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信众的支持帮助下,炉峰禅寺上下同心,艰苦创业,自山麓至峰顶,大兴土木,依山而建,地广百亩,绵亘数里,先后建成殿堂楼阁、路亭池桥、牌坊照壁、斋堂僧寮及各类附房,琳宫梵宇,巍峨华焕,亭阁相接,石径蜿蜒,宏伟逶迤,规模空前,逐步形成炉峰烟雨、五福临门(大牌坊)、九龙护寺(大照壁)、梵音佛境、文昌攻读、天竺南门、龙门观瀑、古道入禅、登塔思远、石柱擎天、摩崖经刻、樱花七塔、飞来双石等殊胜景观,高低远近、错落有致,厢廊回合,气象佳胜,全山皆寺,环寺皆山,深具净土特色,尽显山寺风光。
为使自然资源和寺院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在规划时力求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保持原始地貌,做到文明施工,加强管理,落实专人,养护花木,溪涧畅通、及时清理。通过综合整治,但见景观如画,山色空濛,水光潋滟,绿树成荫,花草繁华,郁郁葱葱。
近年来,炉峰禅寺又投入大量资金,对香炉峰后山道路进行扩建改造,以山腰四面观音殿、护法财神殿为起点,一条弘扬佛教文化、展示名家风范,由数十块书法碑刻打造的青石“兴峰长廊”正在崛起,蜿蜒数里,直上峰巅,真草隶篆,蔚为大观。“兴峰长廊”既能遮阳避雨,也可休憩观摩,入目远望,必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使香炉峰成为越中名胜,炉峰禅寺坚决响应党和政府有关号召,着力保护自然生态,提倡文明敬香,常年不懈,形成制度。
早在2004年,炉峰禅寺就率先发出倡议,提倡文明敬香,寺内只许烧香礼佛,全面禁点蜡烛,拆除蜡烛棚、封闭残烛库、停止蜡烛加工、禁止出售蜡烛,同时建议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内经营户停止出售蜡烛,劝阻香游客携带蜡烛进寺。无庸置疑,禁燃蜡烛给当时的寺院经济带很大损失,但寺管会认准目标不放松,通过完善管理监督,排除各种干扰,有力地促使了文明敬香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3年7月1日起,在前期禁点蜡烛、高香的基础上,炉峰禅寺组织人力、物力,将分布全寺各处的九只大香炉集中至新建成的九龙照壁广场,指派专人管理,全面实施“统一燃点、严禁高香”。
2014年4月3日开始,为响应中佛协关于《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寺院的倡议》,炉峰禅寺再次通告,明令禁止香游客自带各类香烛入寺,敬香礼佛一律使用寺院免费请香处赠送的三支清香,并在指定的区域(九龙照壁广场)点燃。
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广大香游客自觉接受寺院的环保倡议,文明敬香蔚然成风,生态意识日益增长,越中胜境名不虚传,清净佛地广受称颂。
四、推陈出新,着力打造文化名山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无庸置疑,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千年来的传承、弘扬和积累,中国佛教文化容留了丰富的文化成果,人文遗迹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佛教的中国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
炉峰禅寺大胆开发佛教文化资源,通过各种载体、平台及法会、研讨、互访、观光等多种渠道,广泛联系国内外和港台等地团体及各界人士,开展佛学交流、书画展览、摄影比赛等多种文化活动,在教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前不久,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关怀下,炉峰禅寺入口处的普门广场正式建成。迎面矗立着一座五间六柱冲天式仿古石雕牌坊,雄伟壮丽,气势不凡,上镌中国佛教协会学诚会长、宗性驻会副会长分别题写的“南镇会稽山”和“香炉自烟”匾额,六大立柱的楹联分别由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绍兴市书协主席沈伟和著名书法家刘江、金伯兴、余正等题写。与五门牌坊相对应,是高大壮观、雕刻精美的九龙照壁,上书传实长老题写的“越中佛国”,门内巨石,镌有一诚长老的“佛境”,而“炉峰禅寺”匾额,则是佛学泰斗赵朴老亲笔所赐,中佛协历届会长、全国、省、市书协主席同一时期在同一寺院留下墨宝,可谓因缘殊胜。
在炉峰禅寺,举凡殿堂精舍、亭台楼阁,名家书法的精品力作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接,彰显出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士之乡绍兴浓厚浓郁的文化内涵。
为营造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炉峰禅寺在东西门楼入口处,设置了大型电子屏幕和石碑造型的指示牌,在山下三门殿、天王殿东西两侧,大斋堂和山上观音宝殿旁,设立了多个宣传窗,登载宣传标语,报道时事新闻,公布信息动态,倡导生态文明,图文并茂,及时更新;同时,利用沿山路灯杆,制作百余面道旗,以“佛教与社会和谐”为内容,书写佛言禅语,受到香游客的欢迎。
寺院开放以来,在市民宗局和市广电中心的支持下,炉峰禅寺顺利完成了《炉峰禅寺》专题片的拍摄、举办过电影《沈园情》开拍暨新闻发布会,自行制作了水陆法会、拜山法会、传戒法会等重大法务活动的录像片,编辑出版了《炉峰禅寺(画册、册页)》、《佛缘会稽山》、《三坛大戒法会同戒录》等书刊,连续8年编写《炉峰年鉴》,为今后《寺院志》的编纂积累了翔实的资料。
2007年起,炉峰禅寺在对全寺档案资料全面系统地收集、鉴定、整理、归档的基础上,实现了文书、基建、书画、声像、会计、实物、人事等7个门类档案的集中保存和统一管理,成立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档案室。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门类齐全、统一管理,软硬设施完善、利用效果显著的良好格局。经市、省档案局考核验收,炉峰禅寺综合档案室被先后认定为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和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二级单位,并荣获“绍兴市数字档案室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2009年3月,炉峰禅寺首创炉峰网站,运转8年多来,不断完善,及时更新,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报道省内外宗教界大事、绍兴佛教新闻和本寺重要信息,介绍佛学知识、风俗民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提升了寺院形象,拓展了对外交流,受到上级民宗部门和海内外众多网站的关注。与此同时,协助市佛教协会编写《绍兴佛教》,开展对外宣传。
2009年国庆60周年期间,炉峰禅寺举办了开放20年建设成就图片展。展览以“国运祚兴、古刹重光”为主题,通过创业维艰、春风雨露、日新月异、弘法利生等四大内容100余幅照片,如实记载了炉峰禅寺的发展历程,讴歌党和政府,讴歌伟大祖国,引来数以万计的香游客驻足观看,受到海内外人士的较高评价。
2014年,寺院组织人力编写《佛缘会稽山》一书,为求史料真实,内容详尽,编写人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同时,深入会稽山周边寺院及有关遗迹,实地考察,拍摄照片,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出版后作为礼品用书,赠送到访的有关人士,广受欢迎。
2015年,炉峰禅寺文昌书苑(佛学图书馆)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绍兴乡贤、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欣然题额,浙江省爱乡楷模、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前会长车越乔亲笔题联。文昌书苑设施完善,专人管理,藏书丰富,雅俗共赏,可使香游客在礼佛登山之余,安闲休憩,静心修养,远离喧嚣红尘,寻求心理抚慰。
2016年5月,炉峰禅寺与绍兴市摄影家协会联合成立了炉峰禅寺摄影创作基地,即时启动“越中佛国•炉峰禅寺”摄影收藏展,众多摄影爱好者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共收到100余名作者的600多幅(组)作品。翌年3月举行摄影收藏展开幕式暨颁奖仪式。摄影人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为主题,用心灵感悟人生,通过富有创意的镜头,将自然景观、佛教建筑、僧信生活、书画艺术、寺院建设等定格于佛境禅意之中,弘扬了传统文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因缘。
2016年8月,炉峰禅寺下属戒珠讲寺(王羲之故宅)与知名书法团体绍兴市墨趣会合作,成立了“墨缘书画交流中心——墨缘书屋”。墨缘书画交流中心由是成为书法文化、佛教文化开展交流富有特色的平台载体,自开办之日起,每周双休日由市墨趣会选派书画家现场坐堂,以墨会友,与佛结缘,与香游客开展互动交流,成功举办了“戒珠墨缘•福泽丁酉”新春送对联、“戒珠墨缘•墨趣乐寿”绍兴长寿书画作品邀请展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下阶段还将适时开展市内外书画团体交流和书法教育、书画展览、佛教讲坛、抄经等公益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
此外,炉峰禅寺深入经藏、弘扬传统,创办了“炉峰禅寺心香大讲堂”,邀请大德高僧、领导学者到寺作生态文明、佛教文化等专题讲座,开展讲经交流活动,学习经藏,宣传佛理,弘扬真善美,释放正能量,培养青年僧才,提高佛学造诣、文化修养。
加强与市内外专家学者联系,致力开发佛教文化资源,以书法、摄影、围棋等为载体,主办佛教文化与休闲旅游论坛、书法家登山庆重阳等活动,支持省市佛教界、文化界举办禅意人生书法展、书画摄影作品展、木雕造像艺术展等,与市围棋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炉峰禅寺•越中名人围棋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同国内外、港台团体及各界人士开展交流合作。
近几年来,炉峰禅寺与海内外佛教界、文化界的交往交流日渐增多,香港、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佛教和艺术团体互有参访,同时,组织四众弟子赴印度和西藏、内蒙古、陕西、四川、云南、福建、江苏、江西、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重庆等地朝圣,开展佛学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